(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084160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重难点“精讲”】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建立前提:秦王嬴政发动战争,灭掉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2确立标志:秦始皇统一后,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3突出特点(1)制度完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2)以皇权为中心。中央官员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者相互牵制,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3)“家天下”,家与国同治,是封建统治的重要特点。4两对矛盾:一

2、是中央内部的矛盾,主要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一句话记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一个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两层官制: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三个中央官职:丞相、御史大夫、太尉。2四级地方机构:郡、县、乡、里。二、皇帝制度(1)秦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宣布“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从此,“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所沿用。(2)秦

3、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集中。4迷信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课时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构成: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军事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法律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2产生根源:法家思想、封建小农经

4、济。3矛盾与趋势:34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素质拓展】1、史料与史证(1)史料主题:秦朝的官僚政治史料 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2、史料与史证(2)史料主题: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史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封建论史料二 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

5、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版)史证 史料一肯定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维护国家统一的积极作用。史料二指出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具有独断性,违背人性。两则史料从积极和弊端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解题技巧指导】以“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解答非选择题,应对网上阅卷大家都知道高考阅卷是“网上阅卷”,所谓网上阅卷主要是指评阅非选择题。从评卷的操作角度来讲,有两个方面考生尤其要注意。第一是字迹一定要清楚,答案要规范,书写要工整。如果模糊不清,扫描之后很难保证阅卷人能够从中找到得分

6、点。第二是一定要注意答题区域,有的考生答题时粗心大意,如4把 26 题的答案写在 27 题的答题框内,这样造成了失分就太可惜了。为了有效应对高考网上阅卷,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一个前提”: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着要点。“两个原则”:(1)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回答非选择题要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

7、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嗦。(2)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分别写来,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这样容易得高分,最起码能少失分。经典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8、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和唐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指什么?(6 分)(2)以对地方的统治措施为例,说明宋朝统治者是怎样根据时代的需要对政治制度作“变动”的。(6 分)(3)为什么说明清时期中国政府是“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6 分)(4)结合你对以上问题的理解,谈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2 分)作答实录考生甲 得分 155考生乙 得分 9名师点评考生甲 卷面整洁,答题体现了“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要点(1)、(2)、(3)、(4)清晰条理,要点简明有利于阅卷,第(1)问和第(3)问回答较好。存在的问题在于审题方面不够细致。第(2)问忽略了

9、题干中“地方措施”的要求,答非所问,基本史实记忆也不扎实,汉代、宋代史实相混。考生乙 值得肯定的地方:从作答现状看,该生历史学科基础较差,但在答题技巧上,能依据所学知识,按照设问分要点作答,有些地方也答出了得分点。存在的问题:考生乙未能按“一个前提,两个原则”条理解答非选择题,答题欠规范,有些要点与采分点一致,但在表述过程中,并未明确表述出来。有些要点虽已答出,但表述零乱,阅卷老师并不一定认为是要点。第(1)问对“中央集权”概念理解不到位,对唐代主要政治制度记忆不全面。第(2)问漏答,根源可能是识记不清。第(3)问回答中出现识记性错误。作答寄语(1)避免粗心,平时解答非选择题应严格按“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训练。(2)强化对主干知识,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识记。6(3)科学审题是方法,规范解答得分是目的,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前提,应下苦功。规范答案(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一个由建立到完善到不断强化的过程。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