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 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分类 组合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CH3OH H2SO4 NaHCO3 Al2O3 N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F2 Na2O2 SO2 D KOH HNO2 CaCO3 CaO SO3 答案: D 已知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溶液密度 g cm-3 乙溶液密度 g cm-3 1% 0.95 1.02 5% 0.92 1.04 9% 0.90 1.07 甲物质的
2、1%的溶液与 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乙物质的 1%的溶液与 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混合后,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大于 5% B混合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5%,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C混合后,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5%,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D混合后,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等于 5% 答案: B 本题考查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密度的关系,不管溶液的密度大小,若将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等质量混合,其质量分数等于两者的平均值,如果是等体积混合,当密度大于 1时,其质量分数大于两者的平均值,而当密度小于 1时,其质量分数小于两者的平均值,
3、故本题只有 C选项符合题意。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 Na 、 Ba2 、 Cl-、 Br-、 SO、 SO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 pH试纸检验 溶液的 pH大于 7 (2)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 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色 (3) 向 (2)所得的水溶液中加入 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AgNO3溶液和稀 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答案: A 下列溶液中
4、c(Cl-)最大的是 A 65mL1mol/L的 KCl溶液 B 25mL3mol/L的 NaCl溶液 C 20mL2mol/L的 MgCl2溶液 D 10mL1.5mol/L的 AlCl3溶液 答案: D Fe3+、 SO42 、 Al3+和 X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 2:4:1:1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X可能是 A Na+ B OH C CO32 D Cl 答案: D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 16H+ + 10Z-+ 2XO4- = 2X2+ + 5Z2 + 8H2O, 2M2+ + R2 = 2M3+ + 2R-, 2 R- + Z2 = R2 + 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
5、误的是 A常温下反应 2M2+ + Z2 = 2M3+ + 2Z-可以自发进行 B Z元素在反应 中被氧化,在 中被还原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XO4- Z2 R2 M3+ 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X2+ Z- R- M2+ 答案: C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A、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强的物质可以得到还原性弱的物质; B、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在反应中被还原,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在反应中被氧化; C、氧化还原反应中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来判断 D、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解答: A、根据
6、还原性顺序: Z- M2+,常温下可发生反应 2M2+Z22M3+2Z-,故A正确; B、反应 16H+10Z-+2XO4-=2X2+5Z2+8H2O 中, Z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反应 2R-+Z2R2+2Z-中, Z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 B正确; C、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 16H+10Z-+2XO4-=2X2+5Z2+8H2O 中,氧化性 XO4- Z2;反应 2M2+R22M3+2R-中,氧化性 R2 M3+;反应 - 2R-+Z2R2+2Z-中,氧化性: Z2 R2,即氧化性顺序是: XO4- Z2 R2 M3+,故 C错误; D、根据反应
7、2M2+R22M3+2R-,可得还原性顺序是: R- M2+,根据反应2R-+Z2R2+2Z-,可得还原性顺序是: Z- R-,根据反应: 16H+10Z-+2XO4-=2X2+5Z2+8H2O,可得还原性顺序是: X2+ Z-,即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X2+ Z- R- M2+,故 D正确; 本题选 C。 点评:本题考查 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判断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无色溶液中: K 、 Cl-、 Na 、 H2PO、 PO、 SO pH 11的溶液中: CO、 N
8、a 、 AlO、 NO、 S2-、 SO 水电离的 H 浓度为 10-12 mol/L的溶液中: Cl-、 HCO、 NO、 NH、 S2O 加入 Mg能放出 H2的溶液中: Mg2 、 NH、 Cl-、 K 、 SO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Fe3 、 MnO、 NO、 Na 、 SO 酸性溶液中: Fe2 、 Al3 、 NO、 I-、 Cl-、 S2- A B C D 答案: C 在 100g浓度为 18mol L、密度为 (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 9mol/L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A小于 100mL B等于 100mL C大于 100mL D等于 100/p m
9、L 答案: A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列式计算及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w越大来分析,注意水的密度与硫酸的密度小 解答:解: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加水的质量为 x, 则 100gw1=( 100g+x) w2, 18mol L-1的浓硫酸加到一定量的水中稀释成 9mol L-1的硫酸, 由 c=1000w/M及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 则 w1 2w2, 所以 100+x/100 2, 解得 x 100g, 又水的密度约为 1g/mL, 则加水的体积小于 100mL,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0、难度较大,学生容易忽略密度与浓度、质量分数的关系,水的密度与硫酸的密度大小。 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个错误的是 答案: B 有 BaCl2和 NaCl的混合溶液 a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 AgNO3溶液,使 Cl 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 xmol H2SO4、 y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 c(Na+)/ mol L-1为 A( y-2x) /a B (y-x)/a C (2y-2x)/a D (2y-4x)/a 答案: D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 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 Cu 2Fe3
11、=Cu2 2Fe2 B Na2O2与 H2O 反应制备 O2: Na2O2 H2O=2Na 2OH- O2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 Cl2 H2O=2H Cl- ClO- D用浓盐酸酸化的 KMnO4溶液与 H2O2反应,证明 H2O2具有还原性: 2MnO6H 5H2O2=2Mn2 5O2 8H2O 答案: A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金属铝溶于稀硫酸中: Al + 2H+ = A13+ + H2 B碳酸锌溶于稀硝酸中: CO2- 3 + 2H+ =H2O + CO2 C醋酸钠水溶液中通入足量 C02: 2CH3COO + CO2 + H20 = 2CH3COOH + CO2
12、- 3 D少量 Cl2通入 KI溶液中: Cl2+ 2I =2C1 + I2 答案: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同一化合物里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D金属与酸反应一定产生氢气 答案: B 将淀粉与 KI的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A加入碘水不变蓝色 B加入碘水变蓝色 C加入 AgNO3溶液不产生黄色沉淀 D加入 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答案: B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B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C盐中都
13、含金属阳离子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种物质 答案: B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1023mo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24 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0.36.021023 B 0.1 L 3 mo1 L-1的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 NH4 数目为 0.36.021023 C 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 0.36.021023 D 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 0.36.021023 答案: D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22.4LCHCl3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为 3NA B 7g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
14、为 NA C 18 g D2O 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 10NA D 1 L0.5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 CO32-数目为 0.5NA 答案: B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 Cl-、 SO42-、 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Fe2+、 Mg2+、 NO3-、 Cl- C c(H+)=10-12 mol L-1的溶液: K+、 Ba2+、 Cl-、 Br- D碳酸氢钠溶液: K+、 SO42-、 Cl-、 H+ 答案: C 用 CuSO4 5H2O 配制 0.1 mol/L CuSO4水溶液,下面所列的方法正确的是 A取
15、 25 g CuSO4 5H2O 溶于 1 L水中 B将 CuSO4 5H2O 干燥去掉结晶水,取 16 g溶于水制成 1 L溶液 C将 25 g CuSO4 5H2O 溶于水制成 1 L溶液 D取 12.5 g CuSO4 5H2O 溶于 500 mL水中 答案: C 对相同状况下的 12C18O 和 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答案: C 实验题 实验室需要用 0.1mol/LNaOH溶液 450mL,根据溶液配制和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容
16、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有: 。 (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称量的 NaOH的质量为 g。 ( 3)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偏大的有 。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 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 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 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 玻璃棒、胶头滴管、 量筒(因要取用 450mL溶液故要用到量筒) 2.0g A、 C、 F 填空题 从 盐析、 聚沉、 溶胶、 凝胶、 布朗运动、 电泳
17、、 丁达尔效应、 中和、 水解中,选出适当的序号填入下列每小题后面的空格中: (1)在浓肥皂水中加入饱和食盐水,肥皂凝聚,这种现象称为 _。 (2)在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见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 _。 (3)在肥皂水中加入酚酞变为红色,说明高级脂肪酸根离子发生了 _。 (4)在 Fe(OH)3胶体中加入 (NH4)2SO4,产生红褐色沉淀,这 种现象叫做_。 (5)在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小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主要原理是_。 答案: (1) (2) (3) (4) (5) 现有五种离子化合物 A、 B、 C、 D和 E,都是由下表中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18、Ag Ba2 Al3+ 阴离子 OH- Cl- SO42- 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a B和 D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b A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 B,且 A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 C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 D,且 C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 E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阴离子反应可生成 B; e A溶液与适量 E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再加过量 E溶液,沉淀是减少,但不消失。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填空: 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A , C , D , E 。 A溶液与过量 E溶液反应后,最终得到的沉淀的化学式是 。 答案: (1) Al2(
19、 SO4) 3 AlCl3 AgCl Ba(OH)2 (2)BaSO4 铝铵矾 NH4Al(SO4)2 12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将它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逐滴滴入 NaOH(aq),已知: NH AlO H2O=Al(OH)3 NH3,写出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 , (2) , (3)NH3 H2O NH3 H2O, (4) 。 答案: (1)Al3 3OH-=Al(OH)3 (2)NH OH- NH3 H2O (4)Al(OH)3 OH-=AlO 2H2O 现有 m g某气体,它由四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_mol。 (
20、2)该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 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_L。 (4)该气体溶于 1 L水中 (不考虑反应 ),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 V 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mol/L 答案: 计算题 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 100mL 3.00mol/L的 NaOH溶液(密度为 1.12g/mL)恰好完全吸 收,测得溶液中含有 NaClO 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 ( 1)原 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2)所得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为 mol (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 n(Cl2): n(H2) 。 答案: (1) 10.7% (2) 0.25mol (3) 3: 2 标准状况下 VL氨气溶解在 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 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p g/ml,质量分数为 ,物质浓度为 c mol/L,则 C= ; = 。 答案: C=1000V/(17V+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