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分析】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无毒、不燃烧,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警示标记为自然物品的标志,而浓硫酸不能燃烧,则不能使用该标志,故 A 错误;B警示标志为氧化性标志,不是腐蚀性标志,浓硫酸属于腐蚀性物质,则不能使用该标志,故 B 错误;C警示标记为剧毒标志,而浓硫酸无毒,不能使用该标志,故 C 错误;D警示标记为腐蚀性液体的标志,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则使用该标志,故 D 正确; 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
2、及警示标记,明确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及相应的警示标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点是分清每个警示标记代表的意义。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Na2CO3=Na2+CO32 B. Fe2(SO4)3= Fe 3+ SO42C. Cu(NO3)2= Cu2+2NO3 D. NaHSO4= Na+ HSO4【答案】C【解析】【分析】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成2离子的化学方程式,据此判断。【详解】A碳酸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 2CO3=2Na+CO32-,故 A 错误;BFe 2(SO4)3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
3、为:Fe 2(SO4)3=2Fe3+3SO42-,故 B 错误;CCu(NO 3)2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铜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Cu(NO3)2=Cu2+2NO3-,故 C 正确;DNaHSO 4是强酸的酸式盐,属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 Na+、H +、SO 42-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H+SO42-,故 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掌握电离方程式书写规则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要注意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的应用。3.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F22H 2O=4HFO 2 B. 3COFe
4、2O3 2Fe3CO 2C. AgNO3NaCl=AgClNaNO 3 D. MgCl2(熔融) MgCl 2【答案】C【解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变化,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详解】A、F、O 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A 不符合;B、Fe、C 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B 不符合;C、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 C 符合;D、Mg、Cl 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D 不符合。答案选 C。4.KOH 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 KO
5、H 的流程如下: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3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发生 CaCO3 CaO+CO2、CaO+H 2O=Ca(OH) 2、K 2CO3+Ca(OH) 2=CaCO3+2KOH,结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来解答。【详解】由制备流程可知,发生的分液依次为 CaCO3 CaO+CO2、CaO+H 2O=Ca(OH)2、K 2CO3+Ca(OH) 2=CaCO3+2KOH,其反应类型分别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置换反应,答案选 C。5.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6、. D【答案】A【解析】【详解】A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故 A 错误;B过滤可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装置图符合操作要求,故 B 正确;C萃取后通过分液漏斗分离,装置图符合操作要求,故 C 正确;D转移液体时要为防止液体飞溅,需通过玻璃棒引流,装置图符合操作要求,故 D 正确。故答案 A。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的是A. Cu2 、SO 42-、Fe 3 、Cl - B. Fe2 、H 、ClO -、CO 32-C. MnO4-、Al 3 、Na 、SO 42- D. Na 、NO 3-、K 、SO 42-【答案】D4【解析】【分
7、析】离子间如果不发生化学反应,则可以大量共存,结合离子的性质以及溶液无色分析。【详解】A. Cu 2 、Fe 3 在溶液中均不是无色的,不能大量共存,A 错误;B. Fe2 、H 、ClO 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 、CO 32 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均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C. MnO4 在溶液中不是无色的,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D. Na 、NO 3 、K 、SO 42 在溶液中不反应,且均是无色的,可以大量共存,D 正确。答案选 D。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的方法A CaO(CaCO3) 水
8、 溶解、过滤、结晶B Cu(CuO) 稀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uSO4(H2SO4)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D CO(H2) 氧气 点燃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在混合物中加水后,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碳酸钙不会与水反应,这样除去了物质,剩下了杂质,故 A 错误;B在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氧化铜会与盐酸反应而溶解,铜不会与盐酸反应,过滤后再进行洗涤、干燥即可得到铜,故 B 正确;C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既会与硫酸反应,也会与硫酸铜反应,杂质除去了,物质也除去了,故 C 错误;D一氧化碳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将原物质除掉,故 D 错误故
9、选B。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掌握实验方法和必需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5键。下列实验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用 50mL 量筒量取 52mL 稀硫酸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用托盘天平称量 11.7g 氯化钠晶体配制 250mL0.2mol/L 的 NaOH 溶液选用 250mL 容量瓶A. B B. C.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用 50mL 量筒量最多可以量取 50mL 液体,因此不能量取 52mL 稀硫酸,错误;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于水,因此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错误;托盘天平精确度是 0.1g,所以可以用托盘天平称量 11
10、.7g 氯化钠晶体,正确;容量瓶是准确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仪器,故可以用 250mL 容量瓶配制250mL0.2mol/L 的 NaOH 溶液,正确。故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选项 C 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仪器的使用正误判断的知识。9.可以用离子方程式 H OH H 2O 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 硫酸和 Ca(OH)2溶液的反应 B. 盐酸和 Cu(OH)2的反应C. 醋酸和 NaOH 溶液的反应 D. 硫酸氢钠溶液和 KOH 溶液的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离子方程式 H+OH-=H2O 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和水的反应,如:盐酸和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钡、硝
11、酸和氢氧化钾等。【详解】稀硫酸和 Ca(OH) 2溶液生成的硫酸钙是沉淀,硫酸钙不能拆成离子的形式,A 错误;氢氧化铜是弱碱,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的形式,B 错误;醋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的形式,C 错误;NaHSO 4溶液为强酸的酸式盐,书写时要拆写为H+,硫酸氢钠溶液和 KOH 溶液的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化学式的拆分是否正确。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6A.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 置换反应一定
12、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D.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答案】B【解析】【分析】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复分解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可能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是一种元素即被氧化有被还原。【详解】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同素异形体的转化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错误;置换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 Zn 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一定为氧
13、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B 正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可能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如氯气与 NaOH 溶液的反应中,NaOH 为反应物,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 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可以是同一种元素,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都是碳元素,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11.化学实验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下列操作方法不符合要求的是A. 少量的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应用大量的
14、水冲洗并涂上 3%5%的 NaHCO3溶液B. 氢气还原氧化铜时为防止氢气损耗应该先加热后通氢气C. 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前,先检查是否漏水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沿试管倾斜方向不停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液体暴沸伤人【答案】B【解析】【详解】A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3%5%的 NaHCO3溶液,操作合理,故 A 正确;7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氢气,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然后再加热,故 B 错误;C带有活塞的仪器,为防止漏水,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故 C 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防止液体剧烈沸腾,则加热时不停沿试管倾斜方向移动试管或加
15、入碎瓷片,以免液体暴沸伤人,故 D 正确;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操作、实验安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12.下列图示中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体现了 Na 的结构与性质,正确;B.元素的还原性的强弱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而与失去电子的难易有关,错误;Ca 2+中原子的核外最外层已经达到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化合价是+2 价,所以只能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而没有还原性,错误;Fe2+中 Fe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处于该元素的中间价态,既
16、可以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也可以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错误。考点:考查图示法在表示微粒的性质的应用的知识。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硝酸银溶液与铜粉反应:Ag +Cu = Cu 2+AgB. 稀 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 +=2Fe3+3H2C. 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 3+=3Fe2+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 32 +2H+=H2O+CO28【答案】C【解析】【详解】A硝酸银溶液与铜粉发生置换反应,离子方程式应该是 2Ag+CuCu 2+2Ag,A 错误;B稀 H2SO4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应该是 Fe+2H+Fe 2+H2,B 错误
17、;C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 3+3Fe 2+,C 正确;D碳酸钙难溶,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H 2O+CO2+Ca 2 ,D 错误。答案选 C。14.在反应中,X 元素的原子将电子转移给 Y 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 X 被氧化 元素 Y 被氧化 元素 X 发生还原反应 元素 Y 发生还原反应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反应中,元素 X 的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元素 Y 的原子,则 X 失去电子,Y 得到电子,以此来解答。【详解】反应中,元素 X 的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元素 Y 的原子,X 失去电子,Y 得到电子,则元素 X
18、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正确,错误;元素 Y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错误,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还原剂失去电子、氧化剂得到电子即可解答,注重氧化还原的反应中基本概念的考查。15.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A. 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B. 土壤表面积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收 NH4+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C. 向 FeCl3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D. 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答案】C【解析】9【分析】气溶胶具有丁达尔现象;胶粒带电荷,能吸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红
19、褐色沉淀是生成的氢氧化铁,不是胶体;烟尘属于气溶胶,胶体具有电泳性质。【详解】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和胶体性质有关,A 正确;土壤胶粒带电荷,能吸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可用胶体的知识解释,B 正确;在 FeCl3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无关,C 错误;烟尘属于气溶胶,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是应用了胶体的电泳性质,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掌握胶体性质是丁达尔现象、电泳是解题关键。16.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常温下,48gO 3和 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3NAB.
20、 1molOH 离子中含电子数目为 10NAC. 0.5L0.2molL-1的 NaCl 溶液中含有的 Na 数是 0.1NAD. 33.6LCO 中含有的原子数是 3NA【答案】D【解析】【详解】A氧气和臭氧均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48gO 3和 O2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48g16g/mol3mol,氧原子数目为 3NA,故 A 正确;B1 个氢氧根离子含有 10 个电子,1molOH -离子中含电子数目为 10NA,故 B 正确;C0.5L0.2molL -1的 NaCl 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5L0.2molL-1=0.1mol,含有的 Na+数是 0.1NA,故 C
21、 正确;D未告知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 33.6LCO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故 D 错误;答案选 D。17.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 50 mL 0.1 molL1 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相等的是A. 150 mL 0.1 molL1 NaCl 溶液 B. 75 mL 0.2 molL 1 NH4Cl 溶液C. 300 mL 0.1 molL1 KCl 溶液 D. 150 mL 0.1 molL 1 FeCl3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 AlCl3可以知道 0.1 molL1 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 0.3 molL1 ,结合各10选项中化学式判断溶液中氯离子浓
22、度,注意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与物质的构成有关。【详解】已知 50 mL 0.1 molL1 氯化铝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 0.3 molL1 ,则A. 150 mL 0.1 molL1 NaCl 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 0.1molL1 ;B. 75 mL 0.2 molL1 NH4Cl 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 0.2molL1 ;C. 300 mL 0.1 molL1 KCl 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 0.1molL1 ;D. 150 m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 0.3molL1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18.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
23、部分关系的选项 A NaCl K2SO4 KCl (NH 4) 2SO4B NaCl K2SO4 KCl NH4ClC Na2SO4 K2SO4 KCl NH4ClD Na2SO4 K2SO4 KCl (NH 4) 2SO4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盐电离出的阴阳离子的种类分类即可。阳离子为钠离子的盐统称为钠盐;阳离子为钾离子的盐统称为钾盐;阳离子为铵根离子的盐统称为铵盐;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的盐统称为硫酸盐;阴离子为氯离子的盐统称为盐酸盐。11【详解】ANaCl 属于盐酸盐,不是硫酸盐,(NH 4) 2SO4属于硫酸盐,不是盐酸盐,故 A 错误;BNa
24、Cl 属于盐酸盐,不是硫酸盐,故 B 错误;C各项均符合,故 C 正确;D(NH 4) 2SO4属于硫酸盐,不是盐酸盐,故 D 错误;答案选 C。19.实验中需 0.2mol/L 的 Na2CO3溶液 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10H2O 的质量分别是A. 1000mL,57.2g B. 1000mL,28.6gC. 950 mL,54.3g D. 950mL,28.6g【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容量瓶没有 950mL 规格,应用 1000mL 的容量瓶进行配制,然后根据 m=cVM 进行计算。【详解】容量瓶没有 950mL 规格,应用 1000mL 的容量瓶
25、进行配制,则 m(Na 2CO310H2O)=cVM=1L0.2mol/L286g/mol=57.2g,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溶液的配制知识,注意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20.已知 I-、Fe 2+、SO 2和 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H2O2 B. 氢原子数:C. 质量: D. 密度:【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 NnN A、nm/M、nV/V m结合物质的组成以及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解答。【详解】6.72LCH 4的物质的量为 6.72L22.4Lmol1 =0.3mol;3.0110 23个 HCl 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3.011023/6.021023m
26、ol1 =0.5mol;13.6gH 2S 的物质的量为 13.6g34gmol1 =0.4mol;0.2molNH 3。A、根据 V=nVm可知,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体积,故A 错误;B、甲烷中 n(H)=0.3mol4=1.2mol,HCl 中 n(H)=0.5mol,硫化氢中 n(H)=0.4mol2=0.8mol,氨气中 n(H)=0.2mol3=0.6mol,故 H 原子数目,故 B 错误;C、甲烷质量为 0.3mol16gmol1 =4.8g,HCl 的质量为0.5mol36.5gmol1 =18.25g,氨气的质量为 0.2mol17gmol1 =3.4g,故质
27、量,故 C 错误;D、相同体积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比,即为 16:36.5:34:17,密度:,故 D 正确;答案选 D。1322.有关实验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 金属钠暴露在空气里,表面变暗,生成白色的氧化钠固体B. 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黄色粉末C. 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D.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有液态的铝滴落下来【答案】A【解析】【详解】A钠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氧化钠,氧化钠是白色固体,A 正确;B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
28、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氧化镁固体,B 错误;C铝箔表面含有氧化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C 错误;D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由于铝熔点低,所以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熔化,失去了光泽,由于氧化铝熔点较高,加热时氧化膜包裹着的内层熔化的铝而不会滴落,D 错误;答案选 A。23.下列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A. 0.2mol/L 的 NaCl 溶液 B. 0.15 mol/L 的 MgSO4溶液C. 0.1 mol/L 的 BaCl2溶液 D. 0.25 mol/L 的 HCl 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溶液的导电能力需要考虑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浓度越大,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详解】A.
29、0.2mol/L 的 NaCl 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都为 0.2molL;B. 0.15mol/L 的 MgSO4溶液中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均为 0.15molL;C. 0.1mol/L 的 BaCl2溶液中钡离子浓度为 0.1molL,氯离子浓度为 0.2mol/L;D. 0.25mol/L 的 HCl 溶液中氢离子和氯离子浓度都为 0.25molL。由于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均带 2 个电荷,所以 0.15mol/LMgSO4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强。答案选 B。【点睛】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14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30、比较溶液导电性强弱时不能仅比较离子的浓度,还要考虑离子所带电荷数,解答时需要灵活应用。2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Cl2、MgCl 2、Na 2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 加入稍过量的 Na2CO3溶液; 加入稍过量的 NaOH 溶液; 加入稍过量的 BaCl2 溶液;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过滤不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 C. D. 【答案】B【解析】粗盐提纯的步骤:只要碳酸钠、氢氧化钠加入的顺序在氯化钡之后的,都可以。盐酸最后一步加入,加盐酸之前的一步骤是过滤,故选 B。25.某工业生产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 2+4Fe3+=5Fe2+
31、Cu2+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剂为 Fe3+,还原剂为 Cu2+和 S2-B. 氧化产物是 S,还原产物是 Fe2+和 Cu2+C. 当转移 1mol 电子时,有 46gCuFeS2参加反应D. 氧化剂的氧化性 Fe3+Fe2+Cu2+【答案】C【解析】【分析】反应过程中 CuFeS2中 S 元素化合价从2 升高到 0 价,铁离子中铁元素化合价从+3 价降低到+2 价,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CuFeS 2中 Cu 为+2 价,Fe 为+2 价,S 为2 价,CuFeS 2中 S 元素化合价从2升高到 0 价,铁离子中铁元素化合价从+3 价降低到+2 价,氧化剂是 Fe3+,还原剂
32、是CuFeS2,A 错误;B、氧化剂是 Fe3+,还原剂是 CuFeS2,则氧化产物是 S,还原产物是 Fe2+,B 错误;C、CuFeS 2中 S 元素化合价从2 升高到 0 价,当转移 1mol 电子时,反应的 CuFeS2为0.25mol,质量是 184g/mol0.25mol46g,C 正确;D、氧化剂的氧化性应该是 Fe3+Cu 2+Fe 2+,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准确判断出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思路:判价态、找变价、双线桥、分升降、写得失、算电子、定其他。其中“找变15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
33、应,必须弄清它们的变化情况。26.现有下列 10 种物质:Al 稀硝酸 乙酸 液氨 干冰 NaCl NaOH 溶液 BaCO 3 酒精 HCl 气体,完成下面的填空,只填序号。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属于电解质的是_;能导电的物质是_;属于有机物的是_。某溶液中含有 SO42-、CO 32-、Cl 三种阴离子。如果每次只检验一种离子,完成下面填空。(1)先检验 CO32-,加入_试剂(或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然后检验 SO42-,加入_试剂(或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最后检验 Cl ,加入_试剂(或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 (1). (
34、2). (3). (4). (5). (6). 稀硝酸 (7). 2H CO 32 =CO2H 2O (8). Ba(NO3)2 (9). Ba2 SO 42 =BaSO4 (10). AgNO 3 (11). Ag Cl =AgCl【解析】【分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组成的;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可以导电的物质一般含有自由电子,或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一般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检验氯离子可以使用银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可以使用钡离子,检验碳酸根离子可以使用氢离子,由于三种阴离子的溶液中每次只检验一
35、种,且对后面的检验不能造成影响,所以先用硝酸检验碳酸根离子,再用硝酸钡溶液检验硫酸根离子,最后用硝酸银溶液氯离子。【详解】.铝能导电,是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稀硝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导电,但它是混合物,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乙酸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不能导电,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醋16酸根离子,属于电解质;液氨是氨气的液态形式,只有氨气分子,不导电,是非电解质;干冰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固态形式,只有二氧化碳分子,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氯化钠是化合物,溶于水或熔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是电解质,但氯化钠固体,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36、,不导电;NaOH 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导电,但它是混合物,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碳酸钡是化合物,熔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是电解质,但碳酸钡固体,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酒精是乙醇,属于有机物,不能导电,乙醇在水溶液中是以乙醇分子的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故它为非电解质;氯化氢气体是化合物,不导电,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是电解质。则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能导电的物质是;属于有机物的是。. 检验碳酸根离子,可以加入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32-+2H+=H2O+CO2;检验硫酸根离
37、子可以用硝酸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 2+SO42-=BaSO4;检验氯离子可以选用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 +Cl-=AgCl。27.二氧化硒(SeO 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 H2SO4反应生成 SeO2以回收 Se。已知: Se+2H 2SO4(浓)=2SO 2+SeO 2+2H2O SO 2+SeO2+ H2O Se + SO42-+ H+(1)依据 Se 与浓 H2SO4的反应,写出 Se 和浓 HNO3(还原产物为 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Se 与浓 HNO3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
38、, 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当有标准状况下 33.6LNO2气体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mol。 (3)依据反应, 判断 SeO2、浓 H2SO4、SO 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 (4) 配平反应, 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答案】 (1). Se+4HNO3(浓)= SeO2+4NO2+2H 2O (2). 浓 HNO3 (3). N 17(4). 1.5 (5). 浓 H2SO4 SeO2 SO2 (6). 【解析】【分析】利用题中信息可知 Se 与浓 HNO3反应,Se 被氧化为+4 价的 SeO2,浓 HNO3还原为 NO2;反应中浓 HNO3做氧化剂,N
39、 元素被还原;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SO 2与 SeO2反应中,SO 2做还原剂,被氧化为 H2SO4,SeO 2做氧化剂,被还原为单质 Se,进而确定各物质的量的系数配平方程式,确定转移电子数目,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详解】 (1)利用题中信息可知 Se 与浓 HNO3反应,Se 被氧化为+4 价的 SeO2,反应中 S 元素化合价升高 4,浓 HNO3还原为 NO2,反应中化合价降低 1,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 4,由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e+4HNO 3(浓)=SeO 2+4NO2+2H 2O。 (2)反应中浓 H
40、NO3做氧化剂,N 元素被还原;标准状况下 33.6L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5mol,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1.5mol1=1.5mol。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SeO 2、H 2SO4(浓) 、SO 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 2SO2。 (4)SO 2与 SeO2反应中,SO 2做还原剂,被氧化为 H2SO4,化合价升高 2,SeO 2做氧化剂,被还原为单质 Se,Se 元素化合价降低 4,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4,由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SO 2+SeO2+ 2H2O=Se +2SO42-
41、+4 H+,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如下: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与配平、氧化性强弱比较、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侧重于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确定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运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化学方程式是关键,注意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28.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 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18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1)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的检查,操作方法是_。(2)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是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
42、是_;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3)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_。(4)干燥管中盛装的物质可以是_,作用是_。(5)如果要在 A 处玻璃管口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_,这一操作的目的_ 。【答案】 (1). 将干燥管末端的导管 A 浸入水中,用酒精灯火焰微热烧瓶底部,如果能观察到浸入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玻璃导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不会落,则表明该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 为硬质玻璃管内 Fe 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 (3). 防止暴沸 (4). 先点燃酒精灯,产生水蒸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 (5). 碱石灰 (6). 除
43、去产物 H2中的水蒸气 (7). 验纯 (8).防止 H2不纯而发生爆炸【解析】【分析】(1)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一般用微热的方法,根据冒出的气泡和回流的水柱来判断;(2)反应物为水蒸气与铁;放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沸腾事故发生;(3)如果在一套装置中需要两处加热,一定要注意点燃加热仪器的顺序,一般是根据实验的安全性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来考虑;(4)干燥管起干燥氢气的作用,盛放固体干燥剂;(5)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详解】 (1)中学阶段检查装置气密性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另一19种是利用气压原理。气压原理一般只有涉及到液体时才能用得到,这里显然是利用热胀冷缩原
44、理。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时要注意步骤一定要完整,既要证明“热胀” ,也要证明“冷缩”,故操作方法为:将干燥管末端的导管 A 浸入水中,用酒精灯火焰微热烧瓶底部,如果能观察到浸入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玻璃导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不会落,则表明该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因为反应物为水蒸气与铁,所以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是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为硬质玻璃管内 Fe 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烧瓶底部应事先放置碎瓷片,放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沸腾事故发生;(3)点燃加热仪器的顺序要考虑实验的安全性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本实验中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强热的条件下反应,
45、应该先点燃酒精灯,即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先点燃酒精灯,产生水蒸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4)干燥管中盛装是的物质是碱石灰,作用是除去反应产生的氢气中的水蒸气;(5)氢气的爆炸极限是 4.0%75.6%,就是说当氢气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的话就会引起爆炸,因此,点燃之前要检验纯度,目的是防止 H2不纯而发生爆炸。【点睛】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把握高温下铁与水反应及实验中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物质性质及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易错点是装置气密性检验。29.一块表面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金属钠,质量是 10.8 g。将它投入到水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 0.2 g 氢气(已知 Na2OH 2O=2N
46、aOH),溶液的体积为 100mL,试计算:(1)未被氧化的金属钠的质量是多少克_?(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答案】 (1). 4.6g (2). 4.0mol/L【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 2Na+2H2O=2NaOH+H2计算样品中 Na 的质量;(2)结合(1)中的金属 Na 的质量可计算氧化钠的质量,根据氧化钠中 Na 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氧化钠中钠元素质量,进而计算 Na 元素总质量,利用 n=m/M 计算其物质的量,再利用钠元素守恒计算生成 NaOH 的总物质的量,再根据 c=n/V 计算。【详解】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2g,物质的量是 0.2g2g
47、/mol0.1mol,根据方程式 2Na+2H2O2NaOH+H 2可知消耗金属钠是 0.2mol,则 m(Na)23g/mol0.2mol4.6g;20(2)m(Na 2O)10.8g-4.6g6.2g,物质的量是 6.2g62g/mol0.1mol,则氧化钠中钠元素的物质的量是 0.2mol,质量为 0.2mol23g/mol4.6g,混合物中 n(Na 元素)0.4mol,由钠元素守恒,则与水反应生成的总 NaOH 的物质的量为:n(NaOH)0.4mol,溶液的体积为 0.1L,故 c(NaOH)0.4mol0.1L4.0mol/L。【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明确反应原理以及灵活应用守恒法是解答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