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 宋明理学,史料探究,课前预习,随堂训练,素养落实,素养落实 价值立意素养提升,【主题立意】 宋代理学兴起,明代达到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对后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分析宋明理学的发展,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素养。 (3)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习宋明理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了
2、解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文化自信。,课前预习 课前自学释疑解惑,知识梳理,一、儒学的危机 1.危机 (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及唐代赤裸裸的恐吓已经无法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2)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冲击儒学地位。 (3)唐宋时期,“ ”的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2.回应: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 、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三教合一,佛教,理,专制统治,格物致知,3.影响 (1) 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2)元朝曾将朱熹编著的 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3)明
3、初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4)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南宋以后,四书章句集注,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南宋) (1)思想主张:提出“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求理方法:“ ”。 2.王守仁(明中期) (1)思想核心:“ ”。 (2)求理方法: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心即理也,发明本心,致良知,四、宋明理学的地位和历史影响 1.地位: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2.历史影响:宋明理学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1)积极:重视 ,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
4、积极作用。 (2)消极:用 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主观意志力量,三纲五常,史料探究 主题探究史料教学,探究主题1 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材料一 城市与生活,北宋东京(开封)内城平面示意图,材料二 生活与观念 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 宋会要辑稿刑法二 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 梦粱录卷十八 【解读】 材料一反映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如坊市界限被打破等;材料二体现了社会观念的变化,这冲击了儒学所强调的等级秩序,是
5、宋代理学产生的背景。 【问题】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结论】 (1)宋代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2)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3)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深化拓展】 从政治、文化和经济角度探讨与宋代理学的产生相关的因素 (1)政治上:宋代加强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重文轻武,提供文化
6、环境。 (2)文化上:儒学的危机。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佛、道盛行,挑战儒学;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 (3)经济上:经济迅速发展,科学进步,引发理学家对自然界及社会的思考。,探究主题2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材料一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 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二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材料三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 陆九渊象山
7、先生全集,【问题】 (1)“二程”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陆九渊的主张有何不同? (2)材料三表明朱熹与陆九渊兄弟在哪一方面产生矛盾,各自的主张是 什么? 【解读】 程朱理学注重客观事物,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注重本心体悟,属主观唯心主义,两者在求理方式上有差别。 【结论】 (1)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理是万物的本原。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在探求理的途径上产生分歧。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深化拓展】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探究主题3 宋明理学的影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材料 宋明理学重建了人的哲学。不以鄙陋之心
8、看人类,而以其价值理想看人类,人类的真正价值便显现出来。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不朽格言为代表,强调人的历史使命感。宋明理学对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理学成为古代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维护了专制主义的等级秩序,以一整套规范压制和扼杀人的本性,给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对于其正负面效应,我们应当具体地历史地加以分析。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问题】 依据材料,分析宋明理学作为一种主流的价值体系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解读】 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
9、,整个材料由连词“但是”分为两部分,前面讲述其积极影响,分别从“人的价值”“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自律”方面来说,后面主要讲述了其对人性的束缚和维护封建统治。 【结论】 积极影响:有利于肯定人的价值;有利于提高人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社会的道德自律。 消极影响:加强对人的束缚,维护专制统治。,【深化拓展】 宋明理学的影响 宋明理学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完成了哲理化、思辨化的改造,以理或天理为核心,建立起贯通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新的儒学体系,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方面影响深远。 (1)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强调力行,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
10、史使命,凸显人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强调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因循守旧,片面地重义轻利;压制和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随堂训练 即学即练学以致用,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 1.(2018河南洛阳期中)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 ) A.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D.佛道兴盛冲击儒家伦理道德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程颐认为唐代君臣伦理的错乱,最终导致藩镇割据、国家混乱,因此其强调伦理秩序对政权稳定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
11、唐代君臣关系与宗法制度无必然的关联,故B项错误;C、D两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2.(2018广东佛山期末)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朱熹意在( ) A.适应皇权的需要 B.倡导重德修身 C.宣扬“存天理,灭人欲” D.维护纲常名教 解析:B 朱熹在材料中强调的是“德”,与“皇权的需要”没有直接的关系,故A项错误;在朱熹看来,“德”才是其判断与人交往的标准,即倡导重德修身,故B项正确;“存天理,灭人欲”虽然是朱熹的主张,但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道德修养并不等于纲常名教,故D项错误。,3.曾
12、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且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 )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解析:C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元朝曾将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明清继承这一趋势。,4.(2018河南焦作期末)无论是在谪居之所、边徼之地,还是在平乱征途中,王阳明都热衷于聚众讲学,以指点良知、倡行心学为务。王阳明热心讲学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心学思想 B.挽救统治危机 C.确立私学地位 D.教化广大民众 解析:B 明朝中后期社会动荡,王阳明为挽救统治危机,宣传自省内心
13、,安定统治的心学思想,故B项正确。,5.“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该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 A.重建儒学的价值信仰 B.成为封建统治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解析:A 宋朝之后,“仗义死节之士”超过前古,体现了理学注重气节、品德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这是儒学价值信仰的体现,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均无体现,故错误。,二、非选择题 6.(2018陕西西安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14、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王阳明集 材料三 哲学家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理想。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南宋朱熹和明代王阳明思想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三,指出理学蕴涵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理想”。 解析:第(1)问,应首先概括出朱熹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然后分析二者的不同点。第(2)问,依据材料中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气浩然,风骨铮铮”进行概括。 答案:(1)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朱熹认为是“理”,而王阳明则认为是“心”;在求“理”的方法上,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王阳明则主张“致良知”而不必外求。 (2)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