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数学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5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课件5苏教版选修2_1.ppt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1150141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数学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5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课件5苏教版选修2_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8年高中数学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5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课件5苏教版选修2_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8年高中数学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5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课件5苏教版选修2_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8年高中数学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5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课件5苏教版选修2_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8年高中数学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5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课件5苏教版选修2_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根据功的计算,我们定义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类似地,我们可以定义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这种运算非常有用,它能解决有关垂直、长度和 角度等问题.,一、问题情境,1、两个向量的夹角:,(1)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2),(3),(4),二、知识建构,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1)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数量,而不是向量.,(2)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等于零.,注意:,性质(1)是证明两向量垂直的依据;性质(2)是求向量的长度(模)的依据;性质(3)是求向量的夹角的依据,3、空间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性质,(3)空间两个非零向量 的夹角 满足:,、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满足的运算律,

2、思考:,吗?,(2)对于向量 , 成立吗?,5、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问题2,令 , 可以得出怎样的结果?,模长公式,问题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用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能用坐标表示吗?怎样表示呢?,问题3,若 , 则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向量垂直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问题4,两空间向量夹角的余弦值能用坐标表示吗?,例1、已知空间向量 满足 试求:,变式 向量 求:,三、数学应用,变式1 空间四边形OABC中, 且OA=OB=OC,M、N分别是OA、BC的中点,G是MN的中点,求 ,变式 已知:在空间四边形OABC中,OABC,OBAC,求证:OCAB,例3、 已知m,n是平面内的两条相

3、交直线,直线 l 满足:lm,ln,求证:l.,解:由 ,可知 . 由 ,知 .,例5 已知在平行六面体 中, , 求对角线 的长,解:,例6 已知 、 ,求:(1)线段 的中点坐标和长度;,解:设 是 的中点,则,点 的坐标是 .,例6 已知 、 ,求:(3)设O为坐标原点,求 的面积,(2)到 两点距离相等的点 的 坐标 满足的条件,解:点 到 的距离相等,则,化简整理,得,即到 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 满 足的条件是,例7 已知点A ( 1 , 0 , 0 ) , B ( 0 , 1 , 0 ), C ( 0 , 0 , 1 ) ,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点D的坐标:,(1) DBAC且DC

4、AB;,(2) DB AC , DC AB且AD=BC,变式 已知A ( 1 , -1 , ,7 ) , B ( 3 , -2 , 5 ), C ( 2 , -3 , 9 ) , 求:,三角形ABC的各边之长和各内角的大小,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例8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分别是A1B1、C1D1的一个四等分点,求BE1与DF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变式,C,1,B,1,A,1,D,1,D,A,B,C,M,P,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Q是AD的中点,点P是C1B1的中点,求A1P与DQ所成角的余弦值,所求的余弦值

5、为 ,F,E,C,1,B,1,A,1,D,1,D,A,B,C,变式,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分别是BB1、D1B1的一个中点,求证: EF与DA1互相垂直,1.已知线段 、 在平面 内, ,线段 ,如果 ,求 、 之间的距离.,解:,四、巩固练习,2.已知空间四边形 的每条边和对角线的长都等于,点 分别是边 的中点 求证: ,同理,,3.已知空间四边形 ,求证: ,证明:,4.如图,已知正方体 , 和 相交于 点 ,连结 ,求证: ,6.已知空间四边形 的每条边和对角线的长都等于 ,点 分别是 的中点,求下列向量的数量积:,16.已知三角形ABC是正三角形,PA与平面ABC垂直, 求PB与AC所成的角的大小,五、课堂小结,1、空间向量的数量积:,2、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应用.,(1)定义;,(2)性质;,(3)坐标表示.,(1)证明线线垂直;,(2)求线段的长;,(3)求线线夹角.,再见!,再见!,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