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细讲之 公冶长第五,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石初军,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 。学而第一谈为学 为政第二谈为学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 八佾第三谈天下的问题、病症是礼崩乐坏 里仁第四开出治理天下的药方是仁德 公冶长第五谈治理天下的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妻,去声,下同。缧,力追反。绁,息列反。公冶长,孔子弟子。妻,为之妻也。缧,黑索也。绁,挛也。古者狱中以黑索拘挛罪人。长之为人无所考,而夫子称其可妻,其必有以取之矣。又言其人虽尝陷于缧绁之中,而非其罪,则固无害于可妻也。夫有罪无
2、罪,在我而已,岂以自外至者为荣辱哉?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宫。名绦,又名适。字子容,谥敬叔。孟懿子之兄也。不废,言必见用也。以其谨于言行,故能见用于治朝,免祸于乱世也。事又见第十一篇。或曰:“公冶长之贤不及南容,故圣人以其子妻长,而以兄子妻容,盖厚于兄而薄于己也。”程子曰:“此以己之私心窥圣人也。凡人避嫌者,皆内不足也,圣人自至公,何避嫌之有?况嫁女必量其才而求配,尤不当有所避也。若孔子之事,则其年之长幼、时之先后皆不可知,惟以为避嫌则大不可。避嫌之事,贤者且不为,况圣人乎?”,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3、以其子妻之。 谓:评论、评价 公冶长:孔子弟子,史迁谓为齐人,孔安国谓为鲁人,其人在论语惟此一见。史记仲尼弟子传曰:公冶长,齐人,字子长。 可妻也。妻,为之妻也。可以把女儿嫁给他。 缧:黑索也。黑色的绳子。 绁:挛也。牵系。用东西捆绑。 古者狱中以黑索拘挛罪人。 长之为人无所考,而夫子称其可妻,其必有以取之矣。又言其人虽尝陷于缧绁之中,而非其罪,则固无害于可妻也。夫有罪无罪,在我而已,岂以自外至者为荣辱哉?,皇侃论语义疏引论释曰:公冶长从卫反鲁,行至二上,闻鸟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须臾,见一老妪y当道而哭。冶长问之。妪曰:“儿前日出行,于今不反,当是已死亡,不知所在?”冶长曰:“向闻鸟相呼往清溪
4、食肉,恐是妪儿也。”妪往看,即得其儿也,已死。即妪告村司。村司问妪:“从何得知之?”妪曰:“见冶长,道如此。”村官曰:“冶长不杀人,何缘知之?”因录冶长付狱。主问冶长:“何以杀人?”冶长曰:“解鸟语,不杀人。”主曰:“当试之,若必解鸟语,便相放也。若不解,当令偿死。”驻冶长,在狱六十日。卒日,有雀子缘狱栅上相呼,啧啧 。冶长含笑,吏启主:“冶长笑雀语,是似解鸟语。”主教问冶长:“雀何所道而笑之?”冶长曰:“雀鸣啧啧 ,白莲水边有车翻,覆黍sh粟s ,牡牛折角。收敛不尽,相呼往啄。”狱主未信,遣人往看,果如其言。复又解猪及燕语,屡验,于是得放。,绎史卷九十五引留青日札曰:公冶长贫而闲居,无以给食
5、,其雀飞鸣其舍,呼之曰:“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虎驮羊,尔食肉,我食肠,当急取之勿徨。”子长如其言,往取食之。及亡羊者迹之,得其角,乃以为偷,讼之鲁君。鲁君不信鸟语,逮系之狱。孔子素知之,为之白于鲁君,亦不解也。于是叹曰:“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未几,子长在狱舍,雀复飞鸣其上,呼之曰:“公冶长!公冶长!齐人出师侵我疆。沂水上,峄山旁,当亟御之勿徨。”子长介狱吏白之鲁君,鲁君亦勿信也。姑如其言往迹之,则齐师果将及矣。急发兵应敌,遂获大胜。因释公冶长而厚赐之,欲爵为大夫,辞不受,盖耻因禽语以得禄也。后世遂废其学。,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孔子
6、弟子,居南宫。名适ku,一名縚(绦),字子容,谥敬叔。孟懿子之兄也。 史记仲尼弟子传曰:南宫适,字子容。 先进篇曰: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邦有道,不废:国家有道,政通人和,必不被废弃,有作为 邦无道,免于刑戮:国家无道,处于乱世,能够谨言慎行,全身避害,免遭刑罚 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有兄孟皮,早卒,孔子以孟皮之女嫁南容。,朱子治家格言: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尧把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 陶澍 把女儿嫁给胡林翼、和左宗棠攀亲家 杨昌济把女儿杨开慧嫁给毛泽东重要启示 1、孔子评价人才不看表象,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不人云亦云,看到内在的本质 2、最好的人
7、才是可以把女儿托付给他的人 3、齐家才能治国 4、这一段是公冶长第五的总纲,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焉,于虔反。子贱,孔子弟子,姓宓,名不齐。上斯斯此人,下斯斯此德。子贱盖能尊贤取友以成其德者。故夫子既叹其贤,而又言若鲁无君子,则此人何所取以成此德乎?因以见鲁之多贤也。苏氏曰:“称人之善,必本其父兄师友,厚之至也。” 1、子贱 孔子弟子,姓宓f,名不齐。史记仲尼弟子传曰:宓不齐,字子贱,少孔子四十九岁。 2、君子哉若人! 若人:若此人也 3、鲁无君子者 但若鲁国没有许多君子,4、斯焉取斯? 上斯:指子贱 下斯:指其品德 取:取法,获取 如果鲁国没有这样的贤人君子,他从
8、哪里取得这样的品德呢 此处说明宓子贱的好学,孔子每称人好学,不称人质美 君子之德一定是亲师取友的结果,文化需要有根基,有传承此处微言大义,赞叹鲁国民风淳朴,有君子之风 史记儒林列传: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 (刘邦被感化,保全了鲁国),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女,音汝。瑚,音胡。琏,力展反。器者,有用之成材。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簋,皆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子贡见孔子以君子许子贱,故以己为问,而孔子告之以此。然则子贡虽未至于不器,其亦器之贵者欤? 1、
9、子贡问曰:“赐也何如?”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花费笔墨最多。子贡善于辞令、长于雄辩、办事通达、经商天才、国之重器 赐也何如?与师言,自称名,敬也。 孔子称赞了公冶长、南宫适、宓不齐,子贡想听听老师对自己的评价,2、子曰:“女器也。” 女:通汝。 器者,有用之成材。 3、曰:“何器也?” 子贡问是什么器。 4、曰:“瑚琏也。” 瑚琏: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簋,皆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 为政: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是指全才,此处许子贡以瑚琏,虽未至于不器,然为高才大用可知。,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雍,孔子弟子,姓冉,字仲弓
10、。佞,口才也。仲弓为人重厚简默,而时人以佞为贤,故美其优于德,而病其短于才也。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焉,于虔反。御,当也,犹应答也。给,辨也。憎,恶也。言何用佞乎?佞人所以应答人者,但以口取辨而无情实,徒多为人所憎恶尔。我虽未知仲弓之仁,然其不佞乃所以为贤,不足以为病也。再言焉用佞,所以深晓之。或疑仲弓之贤而夫子不许其仁,何也?曰:仁道至大,非全体而不息者,不足以当之。如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况仲弓虽贤,未及颜子,圣人固不得而轻许之也。”,1、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或曰:有人说 雍,孔子弟子,姓冉,字仲弓。史记仲尼弟子传曰:冉雍字仲弓。先儒
11、以为冉伯牛之子,或以为伯牛宗族。 先进十一: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雍也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仁而不佞:有仁德,可惜没有口才 佞:妇人之仁,多才义。此处引申为有口才。 仲弓为人重厚简默,而时人以佞为贤,故美其优于德,而病其短于才也。,2、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焉用佞?哪里一定要用口才呀!孔子不以为然。 御,当也,犹应答也。应对他人。 给,辨也。供给,口中随时有供给,应对敏捷。 憎,恶也。 先进篇曰:是故恶夫佞者。 口才好,他人辩不过你
12、,可能会让人家口服,并不一定让人心服,容易让人讨厌。 孔子:气盛言溢,内在修为充沛,自然言语中流露 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 雪峰禅师:语语从胸襟中流出,盖天盖地,3、不知其仁,焉用佞? 说他仁呢,我不知道。 说他口才不足,哪里一定要有口才呢! 孔子把或人的评价全部推翻了。重要启示 1、时风尚佞,孔子重德,反对华而不实、夸夸其谈 2、孔子评价学生,温柔敦厚,不直接打击学生,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说,音悦。漆雕开,孔子弟子,字子若。斯,指此理而言。信,谓真知其如此,而无毫发之疑也。开自言未能如此,未可以治人,故夫子说其笃志。程子曰:“漆雕开已见
13、大意,故夫子说之。”又曰:“古人见道分明,故其言如此。”谢氏曰:“开之学无可考。然圣人使之仕,必其材可以仕矣。至于心术之微,则一毫不自得,不害其为未信。此圣人所不能知,而开自知之。其材可以仕,而其器不安于小成,他日所就,其可量乎?夫子所以说之也。” 1、子使漆雕开仕。 漆雕开:孔子弟子,字子若。 一说名启,字子开。(推测此时孔子为鲁司寇),2、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吾:一解,漆雕开自谓二解,后人误作启。学生不能在师长前称吾。 斯,指此理而言。 信,谓真知其如此,而无毫发之疑也。 对做官这件事情,我还不够自信 3、子说。 说,音悦。 重要启示 1、人要有自知之明 2、人生当志于道,不可汲汲于
14、名利 3、孔子在此并不反对出仕,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桴,音孚。从、好,并去声。与,平声。材,与裁同,古字借用。桴,筏也。程子曰:“浮海之叹,伤天下之无贤君也。子路勇于义,故谓其能从己,皆假设之言耳。子路以为实然,而喜夫子之与己,故夫子美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 1、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桴,音孚。从、好,并去声。 桴,筏也。大者曰筏,小者曰桴,今俗称排。 如果大道不行,我就撑着木筏到海上去漂浮。 子罕篇曰: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2、从我者其由与?” 子路率真、好勇
15、 3、子路闻之喜。 子路听到老师如此表扬自己,很高兴 试想如此表扬颜回,颜回会如何? 4、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由也好勇过我: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第七 子路与李逵,无所取材。 一解:可惜我们没处去弄到这些木材呀。 二解:材,与裁同,古字借用。 程子曰:“浮海之叹,伤天下之无贤君也。子路勇于义,故谓其能从己,皆假设之言耳。子路以为实然,而喜夫子之与己,故夫子美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 孔子因材施教,对子路先褒后贬 三解:子路好勇过于
16、我,虽然不合中道,但是要找这样的人才也没有啊!,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子路之于仁,盖日月至焉者。或在或亡,不能必其有无,故以不知告之。 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乘,去声。赋,兵也。古者以田赋出兵,故谓兵为赋,春秋传所谓“悉索敝赋”是也。言子路之才,可见者如此,仁则不能知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千室,大邑。百乘,卿大夫之家。宰,邑长家臣之通号。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朝,音潮。赤,孔子弟子,姓公西,字子华。,1、孟武伯问:“子路仁
17、乎?” 孟武伯:孟懿子之长子,名彘,武是其谥号。父子都向孔子问孝,见为政第二。 2、子曰:“不知也。” 子路仁不仁,我不知道,我不清楚 仁道至大,仁德至高,孔子不以轻许人,故说不知。 子路之于仁,盖日月至焉者。或在或亡,不能必其有无,故以不知告之。 雍也第六: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3、又问。 孟武伯又问,然则子路为何等人。,4、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千乘之国:乘,去声。有一千两兵车的诸侯国。 赋,兵也。古者以田赋出兵,故谓兵为赋,春秋传所谓“悉索敝赋”是也。 言子路之才,可见者如此,仁则不能知也。 先进篇曰:子路、冉有、公西华侍
18、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5、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求:冉求。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先进十一: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千室之邑:一千户人口的公邑,卿大夫家始有之 百乘之家:一百辆兵车的采邑,卿大夫家则百乘 宰:邑长家臣之通号。总管,宰相是其扩大。 先进篇曰:“求,尔何如?
19、”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6、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赤:公西华,名赤,孔子早年弟子。 束带:捆束腰带。 宾客:宾者大客,如国之上卿;客者小宾,国君上卿以下。 古人平居则缓带,低在腰,遇有礼事,则束带在胸口,高而紧。今天韩国、日本还保留这种习俗。 公西华这个人,相貌庄严,言语得体,适合搞外交。 先进篇曰:“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注解:宗庙之事,谓祭祀。诸侯时见曰会,众眺曰同。端,玄端服。章甫,礼冠。相,赞君之礼者。言小,亦谦辞。
20、,三位弟子,皆有可使之才: 子路:军事 冉有:政治 公西华:外交仁乃全德,是孔门学问修养之最高标准,要达全德,先要有专长,三弟子还未达到全德,已有专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女,音汝,下同。愈,胜也。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一,数之始。十,数之终。二者,一之对也。颜子明睿所照,即始而见终;子贡推测而知,因此而识彼。“无所不悦,告往知来”,是其验矣。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与,许也。胡氏曰:“子贡方人,夫子既语以不暇,又问其与回孰愈,以观其自知之如何。闻一知十,上知之资,生知之亚也。闻一知二,中人以上之资,学而知之之才也。子贡平日以己方
21、回,见其不可企及,故喻之如此。夫子以其自知之明,而又不难于自屈,故既然之,又重许之。此其所以终闻性与天道,不特闻一知二而已也。”,1、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女,音汝,下同。 愈,胜也。 宪问第十四: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子贡老师评论这个、议论那个,孔子因材施教,故有此问 2、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人的悟性闻一知一 下达:闻一知二 下达:闻一知十 上达:闻十知一,马祖道一大师的智慧: 为何团团转:只因繩未斷 。 为何吱吱吱:但因腳下絲。 你说你的事,我说我的理 3、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不如他,我和你都确实不如他!
22、(不打击子贡的自尊),重要启示 1、子贡在知识多少,下达的层面 2、颜回已经超越知识,进入上达大道的层面 3、孔子不如颜回: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此孔子之乐天知命也。子在回何敢死。此颜子之乐天知命也。颜子未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之不如,一也。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子未六十而耳顺,孔子之不如,二也。颜子之未达一间者,从心所欲不踰矩耳。间是閒的俗字。说文:閒,隙也。颜子只有一隙距离未及孔子。那就是未到孔子从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朽,许久反。杇,音污。与,平声,下同。昼寝,谓当昼而寐。朽,腐也。
23、雕,刻画也。杇,镘也。言其志气昏惰,教无所施也。与,语辞。诛,责也。言不足责,乃所以深责之。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行,去声。宰予能言而行不逮,故孔子自言于予之事而改此失,亦以重警之也。胡氏曰:“子曰疑衍文,不然,则非一日之言也。”范氏曰:“君子之于学,惟日孜孜,毙而后已,惟恐其不及也。宰予昼寝,自弃孰甚焉,故夫子责之。”胡氏曰:“宰予不能以志帅气,居然而倦。是宴安之气胜,儆戒之志惰也。古之圣贤未尝不以懈惰荒宁为惧,勤励不息自强,此孔子所以深责宰予也。听言观行,圣人不待是而后能,亦非缘此而尽疑学者。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
24、行耳。”,1、宰予昼寝。 宰我:名予、字我。鲁人。孔门十哲之一,列言语科。 先进十一: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昼寝:一解,当昼而眠,孔子责其志气昏惰二解,白天居寝室,故责之三解,畫(画)寝,对寝室加以藻绘四解:昼,划;寝,息。自划时间精力加以休息,子午流注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排泄水
25、液,泻火排毒。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增强心的力量。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旺,通行气血。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养血。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解毒的新鲜血液输送到百脉。,2、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朽木不可雕也:腐烂之木不能再加以雕刻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肮脏的土墙不能再粉饰 于予与何诛。我对宰予,还能有何责备呀。 一解:深深的责备宰予,责其怠惰 二解:深深地怜惜宰予,怜其体差 3、子曰 胡氏曰:“子曰疑衍文,不然,则非一日之言也
26、。” 4、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原来我对人,听其言,则信其行,5、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现在我对人,听其言,再观其行。察言观行 6、于予与改是。 一解:这一态度,我是因为宰予而改变的 二解:宰予白天睡觉的习惯,当改 宰予能言而行不逮,故孔子自言于予之事而改此失,亦以重警之也。 清华大学:行胜于言 韩非子显学篇曰: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之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澹台子羽与南昌 子羽“南游至江”(今江西省南昌市),从弟子三百人 民国南昌县志卷四十三“寓贤”:“设取
27、予去就,名施于诸侯” 死后葬在洪州东湖边、即现在的南昌二中内 史料记载:洪洲的“旧城东南角三十一步有子羽先生墓” 民国南昌县志卷五十八 “古迹” :“宋漕使高述题曰:鲁澹台子羽之墓。后程大吕筑祠于旁,曰友教堂。清康熙五十七年,学使王思训立石,题曰:先贤澹台之墓。同治元年重修。”,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焉,于虔反。刚,坚强不屈之意,最人所难能者,故夫子叹其未见。申枨,弟子姓名。欲,多嗜欲也。多嗜欲,则不得为刚矣。程子曰:“人有欲则无刚,刚则不屈于欲。”谢氏曰:“刚与欲正相反。能胜物之谓刚,故常伸于万物之上;为物揜之谓欲,故常屈于万物之下。自古有志者少
28、,无志者多,宜夫子之未见也。枨之欲不可知,其为人得非悻悻自好者乎?故或者疑以为刚,然不知此其所以为欲尔。” 1、子曰:“吾未见刚者。” 刚,坚强不屈之意,最人所难能者,故夫子叹其未见。,2、或对曰:“申枨。” 申枨,弟子姓名。 3、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欲:私欲,嗜欲。 南怀瑾: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文天祥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mng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chu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
29、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ji,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h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gu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hu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tin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l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r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h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yn 【注解】 遘:相遇 。 沮洳:低湿的地带。 缪巧:计谋,机智。,李中孚四书反身录: 正大光
30、明,坚强不屈之谓刚,乃天德也。全此德者,常伸乎万物之上。凡富贵贫贱,威武患难,一切毁誉利害,举无以动其心。欲则种种世情系恋,不能割绝,生来刚大之气,尽为所挠。心术既不光明,遇事鲜所执持。无论气质懦弱者多屈于物。即素贞血气之强者,亦不能不动于利害之私也。故从来刚者必无欲,欲者必不刚,不可一毫假借。,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言我所不欲人加于我之事,我亦不欲以此加之于人。此仁者之事,不待勉强,故夫子以为非子贡所及。程子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仁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恕也。恕则子贡或能勉之,仁则非所及矣。”愚谓无者自然而
31、然,勿者禁止之谓,此所以为仁恕之别。1、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加:陵。谓以非义加人。 我不要别人把这些加在我身上,我也不要把这些来加在别人身上。,2、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言我所不欲人加于我之事,我亦不欲以此加之于人。此仁者之事,不待勉强,故夫子以为非子贡所及。仁与恕的不同 仁: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谓无者自然而然子贡不能及 恕: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勿者禁止之谓子贡能及,卫灵公篇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礼记中庸篇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大学篇曰:所恶于上,
32、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矩之道。恕是行仁之方法、途径 反求诸己,心日广,德日进,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言夫子之文章,日见乎外,固学者所共闻;至于性与天道,则夫子罕言之,而学者有不得闻者。盖圣门教不躐li等,子贡至是始得闻之,而叹其美也。程子曰:“此子贡闻夫子之至论而叹美之言也。” 1、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具体指
33、诗书礼乐,六艺之学、修齐治平之学,属人道,孔子教育注重人道。,2、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性者,人所受之天理; 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 言夫子之文章,日见乎外,固学者所共闻;至于性与天道,则夫子罕言之,而学者有不得闻者。 中庸、周易,讲性与天道,不得其人则不能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是儒学中最浅者,孔子和小学生讲的。 焦氏竑在其笔乘中有云:性命之理,孔子罕言之,老子累言之,释氏则极言之。孔子罕言,待其人也。故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前所闻者既未及行,故恐复有所闻而行之不给也。范氏曰:“子
34、路闻善,勇于必行,门人自以为弗及也,故着之。若子路,可谓能用其勇矣。” 1、子路有闻 子路闻听某项道理,或老师讲的,或是朋友讲的等等 2、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勇于实践,听了就做 如果尚未实行,唯恐又闻其他学问 另解: 闻:名词,闻名。子路恐有虚名。,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好,去声。孔文子,卫大夫,名圉。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苏氏曰:“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
35、其为人如此而谥曰文,此子贡之所以疑而问也。孔子不没其善,言能如此,亦足以为文矣,非经天纬地之文也。” 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卫大夫,名圉y 。文,其谥。左传载其人私德有秽,乱于家室。子贡疑其何以得谥为文,故问。,关于谥法 翼善传圣曰尧 仁盛圣明曰舜 范仲淹:文正 曾国藩:文正 左宗棠:文襄 李鸿章:文忠 逸周书谥法篇曰:勤学好问曰文。 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 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敏而好学:聪慧而好学 不耻下问:以贵问贱、以长问少、以多问寡 盖亦人所难也。,孔子隐恶扬善、不没人善、与人为善 道大德宏,可见一斑,子谓子产,“有君
36、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产,郑大夫公孙侨。恭,谦逊也。敬,谨恪也。惠,爱利也。使民义,如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之类。吴氏曰:“数其事而责之者,其所善者多也,臧文仲不仁者三、不知者三是也。数其事而称之者,犹有所未至也,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是也。今或以一言盖一人、一事盖一时,皆非也。” 1、子谓子产 子产:郑大夫公孙侨。,孔安国注:子产,郑大夫公孙侨。 邢疏:案左传,子产,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名侨。公子之子称公孙。 钱大昕后汉书考异:产者,生也。木高曰乔,有生长之义,故名乔字子产。后人增加人旁。 子产在郑国简定二公时代执政,达二十二年,是春
37、秋时郑国的良相。 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2、有君子之道四焉: 子产有四种德行,皆是君子之道,3、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其行己也恭:恭,谦逊也。恭主容,容貌谦恭。 其事上也敬:敬,谨恪也。敬主事,做事毫不苟且。 其养民也惠:惠,爱利也。恩惠。 其使民也义:义,宜也。不违农时。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穀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穀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晏平仲,齐大夫,名婴。程子曰:“人交久则敬
38、衰,久而能敬,所以为善。” 1、晏平仲 齐大夫,晏姓,平谥,名婴。 春秋齐国贤相:管仲、晏婴 2、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善:善于,有智慧、有能力(原则、方法、时机、态度) 交:交友。五伦之一,极其重要。 敬:一解,晏子敬人;二解,人敬晏子。 程子曰:“人交久则敬衰,久而能敬,所以为善。”,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 梲,章悦反。知,去声。臧文仲,鲁大夫臧孙氏,名辰。居,犹藏也。蔡,大龟也。节,柱头斗栱也。藻,水草名。梲,梁上短柱也。盖为藏龟之室,而刻山于节、画藻于梲也。当时以文仲为知,孔子言其不务民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安得为知?春秋传所谓作虚器,即此事也。张子曰:“山节藻梲为
39、藏龟之室,祀爰居之义,同归于不知宜矣。” 1、臧文仲,鲁大夫臧孙氏,名辰。谥文。 晏平仲、臧文仲; 孔文子,臧文仲(对比),2、居蔡 蔡,大龟。蔡地出善龟,因名大龟为蔡。 古时国有大事不决,则占卜,龟有灵气,故以龟甲占之。占卜之龟有六种,周礼谓之六龟,各藏一屋,使龟人掌管之。 臧孙三代为鲁国掌龟之大夫,故曰居蔡。(本职工作) 3、山节藻梲, 何如其知也? 山节者,谓刻柱头为斗拱,其形如山,故曰山节。 藻梲者,大梁之上承托二梁之短柱,谓之梲,在梲上雕画藻文,谓之藻。 山节藻梲皆为天子之庙饰,而文仲以此施于藏龟之屋,违制媚神,不重人事,是为不智之举,故孔子论之曰,何如其智也。,子张问曰:“令尹子文
40、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知,如字。焉,于虔反。令尹,官名,楚上卿执政者也。子文,姓斗(鬬 )du ,名谷於菟 wt 。其为人也,喜怒不形,物我无閒 ,知有其国而不知有其身,其忠盛矣,故子张疑其仁。然其所以三仕三已而告新令尹者,未知其皆出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也,是以夫子但许其忠,而未许其仁也。,“崔子弒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乘,去声。崔子,齐大夫,名
41、杼zh 。齐君,庄公,名光。陈文子,亦齐大夫,名须无。十乘,四十匹也。违,去也。文子洁身去乱,可谓清矣,然未知其心果见义理之当然,而能脱然无所累乎?抑不得已于利害之私,而犹未免于怨悔也。故夫子特许其清,而不许其仁。愚闻之师曰:“当理而无私心,则仁矣。今以是而观二子之事,虽其制行之高若不可及,然皆未有以见其必当于理,而真无私心也。子张未识仁体,而悦于苟难,遂以小者信其大者,夫子之不许也宜哉。”读者于此,更以上章“不知其仁”、后篇“仁则吾不知”之语幷与三仁夷齐之事观之,则彼此交尽,而仁之为义可识矣。今以他书考之,子文之相楚,所谋者无非僭王猾夏之事。文子之仕齐,既失正君讨贼之义,又不数岁而复反于齐焉
42、,则其不仁亦可见矣。,1、子张问曰 子张:史记仲尼弟子传曰:颛孙师,陈人,字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孔子晚年弟子,道貌岸然(褒义词)。 春秋时,楚齐是举足轻重的大国,子张问这两国的重要政治人物令尹子文、陈文子 2、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令尹子文:令尹,官名,楚上卿执政者也。子文,姓斗(鬬 )du ,名谷於菟 wt 。其为人也,喜怒不形,物我无閒 ,知有其国而不知有其身,其忠盛矣,故子张疑其仁。 然其所以三仕三已而告新令尹者,未知其皆出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也,是以夫子但许其忠,而未许其仁也。,3、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
43、仁?” 孔子许其忠。 未知:一解,集解孔安国注:但闻其忠事,未知其仁也。二解,知为智,有智始有仁 4、崔子弒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崔子:齐大夫,名杼zh 。左襄二十五年传言,庄公通崔杼之妻姜氏,崔杼弒之。 齐君,庄公,名光。 陈文子,亦齐大夫,名须无。 十乘,四十匹也。 违,去也。,5、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犹吾大夫崔子也。这里的大臣也如我们大夫崔子一般不逊 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之一邦,到达另外一邦 6、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44、?” 孔子许其清。 未知。未能正君诛邪,清君侧,没过多久,又回到了齐国,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三,去声。季文子,鲁大夫,名行父。每事必三思而后行,若使晋而求遭丧之礼以行,亦其一事也。斯,语辞。程子曰:“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愚按:季文子虑事如此,可谓详审,而宜无过举矣。而宣公篡立,文子乃不能讨,反为之使齐而纳赂焉,岂非程子所谓私意起而反惑之验欤?是以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不徒多思之为尚。1、季文子 鲁大夫,名行父。文,其谥。,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褒义解:季文子思虑周详 孟子云
45、:思之则得,不思则不得 中庸云,思之弗得弗措也。 管子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 贬义解:季文子思虑太过 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 思考两次就够了,瞻前顾后,反而束手束脚。 临事贵于刚决,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知,去声。宁武子,卫大夫,名俞。按春秋传,武子仕卫,当文公、成公之时。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可见,此其知之可及也。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间,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程子曰:“邦无道能沈晦以免患,故曰不可及也。亦有不当愚者,比干是也。” 1、
46、宁武子,卫大夫,名俞。武,谥也。 前面谈臧文仲、令尹子文、陈文子、季文子,都是文 现在谈宁武子,是武,2、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按春秋传,武子仕卫,当文公、成公之时。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可见,此其知之可及也。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间,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程子曰:“邦无道能沈晦以免患,故曰不可及也。亦有不当愚者,比干是也。” 其愚不可及,是反语,孔子再次赞美宁武子的德行,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与,平声。斐,音匪。此孔子周流四方,道不
47、行而思归之叹也。吾党小子,指门人之在鲁者。狂简,志大而略于事也。斐,文貌。成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观者。裁,割正也。夫子初心,欲行其道于天下,至是而知其终不用也。于是始欲成就后学,以传道于来世。又不得中行之士而思其次,以为狂士志意高远,犹或可与进于道也。但恐其过中失正,而或陷于异端耳,故欲归而裁之也。,1、子在陈曰 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常被寇。孔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于是孔子去陈。过蒲,适卫。去卫,将西见赵简子。临河,乃还反乎卫。又去卫,复如陈。是岁鲁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季桓子卒,康子代立,使使召冉求。冉求将行,孔子
48、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子赣知夫子思归,送冉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2、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归与!归与!回鲁也,再言,加重其词。 吾党:乡党,五百家为一党,我的故乡,鲁国 小子:在鲁之门人弟子 狂简:志大而略于事也。 斐然成章:斐,文貌。成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观者。 不知所以裁之。裁,割正也。 文章等已有成就可观,然尚未明大道,不知所以裁定,故须回鲁调理之。 夫子初心,欲行其道于天下,至是而知其终不用也。于是始欲成就后学,以传道于来世。又不得中行之士而思其次
49、,以为狂士志意高远,犹或可与进于道也。但恐其过中失正,而或陷于异端耳,故欲归而裁之也。,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孟子称其“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其介如此,宜若无所容矣,然其所恶之人,能改即止,故人亦不甚怨之也。程子曰:“不念旧恶,此清者之量。”又曰:“二子之心,非夫子孰能知之?” 司马迁写史记 十二本纪,五帝本纪放第一,尧舜禹禅让 三十世家,吴泰伯世家放第一,兄弟相让 七十列传,伯夷列传放第一,兄弟相让,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yun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w嗟徂c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孟子称其“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mi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