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管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及答案与解析1 试述行政组织变革的阻力因素及其克服途经。(华东政法学院 2007 年考研真题)2 试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发展。(对外经贸大学 2005 年考研真题;华东政法学院 2007 年考研真题)3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机构改革的有关情况,分析总结我国机构改革的主要经验教训。(南京大学 2004 年考研真题;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考研真题)4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与基本观点。(北京师范大学 2008 年考研真题)5 结合我国行政管理的实际,分析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首都经贸大学 2008年考研真题)6 从公共部门的
2、特点论述公共部门评估的难点所在。(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考研真题)7 谈谈你对建立和健全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看法。(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考研真题)8 结合实际论述我国第三部门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外经贸大学 2009 年考研真题)相关试题:(1)试论我国第三部门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南京大学 2008 年考研真题)(2) 概括并评价我国第三部门发展。(中国传媒大学 2007 年考研真题)9 简述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本质区别。(中国传媒大学 2009 年考研真题;北京师范大学 2008 年考研真题;华东政法学院 2007 年考研真题)10 简述公共组织的一般
3、结构形式。(中国传媒大学 2009 年考研真题)11 简述治理理论的合作网络研究途径。(华中师范大学 2007 年考研真题)12 梅西提出的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目标。(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考研真题)13 亚当.斯密的政府角色的主要观点及其说明。(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考研真题)14 林恩的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其特征。(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考研真题)15 简述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对外经贸大学 2005 年考研真题)16 什么是理性决策模式?它有哪些特点?( 南京大学 2006 年考研真题)17 简要说明政策论证的模式。(对外经贸大学 2009 年考研真题)18 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特征。
4、(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考研真题)19 略谈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对外经贸大学 2008 年考研真题;华中师范大学 2003 年考研真题)20 现阶段我国推行的官员问责制的责任体系应该涵括哪些内容?(南京大学 2008 年考研真题)21 层级制与职能制(南京大学 2008 年考研真题)22 IGR(南京大学 2007 年考研真题)23 外部性(对外经贸大学 2005 年考研真题;华东政法学院 2007 年考研真题)24 政策系统(对外经贸大学 2008 年考研真题)25 政策议程(首都经贸大学 2008、2005 年考研真题)26 非正式评估(首都经贸大学 2008 年考研真题)27
5、渐进决策理论(华中师范大学 2005 年考研真题;南京大学 2005 年考研真题)28 财务行政(南京大学 2005 年考研真题)29 公共责任(对外经贸大学 2009 年考研真题)30 民营化(中国传媒大学 2009 年考研真题)公共管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1)行政组织变革的阻力利益差别。主要是指国家行政组织变革结果对不同社会行为主体的不同影响。对一定的社会行为主体来说,如果变革恰恰是自身所忌讳的,那么,对变革持消极、冷漠和反对的态度就是很自然的。利益差别主要包括权益、地位和既得经济利益等。习惯性。习惯性是对一定工作方式和环境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或某种较为持久的
6、认同。习惯性的力量常常是巨大的,它对变革的阻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职业认同感;二是对变革更新的潜在的不安全感。认知。主要表现为由于对变革的目的、方式、后果的不完全的、模糊的、主观臆测的了解和理解,而对变革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合情合理的、实事求是的变革宣传,是变革成功的重要条件。(2)克服变革阻力的途径创造和谐的变革气氛。其关键在于使人们感觉到变革势在必行、迫不得已和公平合理,从而建立理解和支持变革的基础。这种方法强调和风细雨的工作方式,通常具有慢节奏的特征。力场分析。它是一种目标诊断和解决问题的技术。这种技术将变革过程中的力量分为推动力与抑制力两种,认为同时增强驱动力与削弱抑制
7、力是强化变革成果的有效途径。广泛的参与。即让与变革相关的行为主体直接参加关于变革的讨论、决策和实施。这种方法既有利于博采众人之长,也有助于使相关行为主体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同时可以增加相关者对变革的了解和理解,从而加强关于变革的主体意识,主动承担责任,努力推动变革。建立群体规范。即利用群体的准则、规范、压力和一致性意识来克服变革的阻力。在这里,群体既指正式的工作团体,也指非正式的人群组织。强制力。即使用行政决定、行政命令、行政法规、行政决策等强制性行政手段,强行推动变革的进行,强力克服阻力。利用个人威望。即利用德高望重的行政首长的个人号召力或非正式群体“ 天然领袖”的个人影响力,来达到减轻以至克
8、服阻力的目的。改变领导方式以及采取合理方式。这有两个要点:a注意采用讨论和协商的办法处理分歧,减少对抗的烈度;b合理设计变革的进程,避免强行加速可能带来的震动和逆反心理及抵制。加强组织沟通。即及时和有效开展关于变革的正确性、必要性、重要性的宣传,以避免由于不了解情况而可能产生的误会、歧义和抵制。真诚的感情沟通有利于增加对变革的关心和责任感,密切的工作沟通可以避免阴差阳错,有利于形成变革的合力优势。加强革新性行为。公开表现出对变革所必须的新观念、新态度、新技术、新行为的充分肯定,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具体方式来体现这种肯定。在这方面,组织高层领导人的公开的肯定态度或倾向性,往往对抑制关于变革的反对
9、具有重要意义。折中妥协。即在变革阻力较强大且持久的情况下,暂时放弃较高的变革目标期望值,以降低目标的方式来换取有限目标的实现。折中妥协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对策,但常常是必要的。在实际过程中,多数变革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过这种对策。【知识模块】 公共组织理论2 【正确答案】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人类世界明显开始了新的产业革命的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出现和形成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主体特征,信息化社会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企业的活力,进而提高国家的竞争力,牢牢把握世界经济的主导权,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政府的首
10、要的、战略性的任务。与此相联系,通过政府行政改革提高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品质,使政府管理不仅能够跟上时代变迁的潮流,而且能够在其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合乎逻辑地成为了历史对政府的新的客观要求。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要求下,西方各国普遍开展了“政府再造”或重塑政府运动。这一时期关于政府典则规范的“重建”,是从重新审视公共行政的某些基本概念开始,逐步拓宽为治道变革(governance),再发展成为关于政府典则规范的全面修正。(1)重新定义公共行政重新定义公共行政是从黑堡宣言开始的,由美国弗吉尼亚州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的公共行政与政策中心的若干位教授合力研究提出,他们的基本的立论问题是: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11、政府应当履行哪些职能、什么样的政府是最具有效率的政府等。他们试图重新回答公共行政的许多核心问题,例如,合法性、责任,甚至国家的定义。他们的中心观点是:公共行政是民主政府治理过程的必然部分,公共行政必须成为公共利益的捍卫者。他们认为,因其专业功能,政府行政人员应成为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公共利益的受委托者,应成为“睿智的少数” 而不是“强权的少数 ”。他们主张按照以下典则重新定义政府:国家行政组织是具有特定能力、提供特定社会功能以实现公共利益的组织;公共行政是既定宪政秩序下政府治理过程的正当参与者;公共行政权威的合法性应建立在政府的公共政策能够广泛代表不同公众利益的基础之上:公共行政包括“ 治道而不
12、仅仅是公共部门管理或行政”;专业行政部门的观念应成为“ 面向公共机构训练公共行政者的基点”;公民品行和公共利益是政府最高的价值选择,是公共行政的核心规范标杆;公共行政必须与政治的宪政目标和过程相联系;公共行政必须在宪法架构内且合法。(2)治道变革治道变革是一个正在兴起的研究范畴。对于什么是治道,迄今为止人们仍没有形成共识性的观点。世界银行 1992 年的研究报告治道与发展中提出,治道就是好的治理的意思,而好的治理的基础在于政府的职能从“划桨” 转变为“掌舵”。根据 1997 年出版的 理解治道:政策网络、治道、灵活性与责任一文的概括,新的政府治道至少包括六个方面的基本涵义:最低限度的国家、公司
13、治理模式、新公共管理、好的治理、社会控制体制、自组织网络。从迄今为止的论述看,治道变革的主要的价值目标,意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解决官僚主义固化的问题,以及利用有限的公共资源尽可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公民需求。(3)重塑政府在丰富的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于1992 年发表了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将 60 年代后期以来关于公共行政的典范革命推向了高潮。他们为人们重新定义政府提供一种新思维,一种新范例,一幅有所裨益的地图,而他们提出的十大原则,就是构成这幅地图的辐条,即新的政府典则规范。其理论观点综述如下: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
14、是划桨;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有使命感的政府:改革照章办事规则;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受顾客驱使:满足顾客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4)重视制高点与重塑政府运动一脉相承,在 20 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另两位学者丹尼尔.耶金和约瑟夫.斯坦尼斯罗在 1998 年出版了制高点重建现代世界的政府与市场之争,试图选择历史的视角和通过经济制度编年史的方式,对 20 世纪后 40 年“政府逐渐从直接
15、管理经济的职能中淡出的世界进程” ,进行描述性的分析。他们指出,基于一场深刻的变革,我们正在向一个世界经济交融策动、交相呼应的全球一体化的新时代前进。而这个新时代是三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发生于全球的思想转变;世界经济融合的步调明显加速;技术发展。他们指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 60 年代之后的数十年里,有些国家压制市场的智慧和私人财产,完全实现中央计划和国家所有制,这意味着政府无所不知。在西方工业国家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盛行的是所谓“混合经济” 模式,即“政府施展其智慧并发挥强有力的主导作用,但并不完全扼杀市场机制。政府将重构经济,使经济现代化,并推动经济增长,为国民提供公正、机会和体面的
16、生活方式。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许多国家的政府谋求夺取和占领其经济的关键部门“制高点”,所谓制高点,主要是指社会经济生活中那些最重要的要素,国家控制制高点主要指“ 政府直接控制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 ,国家控制制高点的目的都只有一个:“ 确保政府控制国民经济的战略部门 重要的企业和工业” 。但是,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容易把握,其结果将取决于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的回答:可持续发展问题。市场经济是否能不断带来经济增长、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等好处。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它们将如何重新定义福利国家,市场经济的结果是否会被看作是否公平、合理和正义的等。民族特性问题。在新的国际经济中,国家的特性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17、,公众是否能确定其环境足够安全等。后发展国家问题。市场经济将如何处理人口方面的成本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剧增,而在发达国家,老年人的比重日益上升等。【知识模块】 政府改革与治理3 【正确答案】 在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范围内,曾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可以说,30 多年来,差不多每一届政府,都以新的一轮机构改革拉开新政府的序幕。尽管每一次改革目标都各有侧重,每一次改革成果都会给政府带来新的气象和新的进步。但是与其他改革效果所不同的是,每次机构改革的成果很难持久巩固,总摆脱不了“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 的循环轨迹。二十年的机构改革历程,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对于我们迈向
18、二十一世纪,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的中国公共行政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总结我国机构改革的主要经验教训有:(1)决定机构改革成败的关键是选择好目标定位在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机构改革始终具有特定的和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既涉及到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又涉及到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相关内容;既有对旧体制弊端的改造,又有对新体制新机制的创新。因此,历次机构改革的目标都具有多重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如 1982 年机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领导体制问题,但同时又必须考虑领导班子的老化问题。这就要求机构改革同时要解决三
19、个问题:为了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集中领导,提高工作效率,需要通过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解决多头管理,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的问题;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解决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和年轻化问题;要针对机关干部知识素质和专业管理水平不适应的状况,加强干部的培训工作。这三项任务交织在一起,实际上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机构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既有多年积累下来的老问题,又有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出的新矛盾;既有我们对改革认识的局限性,又有干部对改革的实际承受能力有限的问题。因此,这次改革的成效并不明显。从 1988 年以后的几次机构改革,中央逐渐地把机构改革的目标集中在政府职
20、能的战略转变上,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战略选择。1987 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对转变职能在机构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了一个规范性的说法,即“ 为了避免重走过去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老路,这次机构改革必须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1988 年 3 月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要求“这次改革的总要求是转变职能,下放权力,调整内部结构,精简人员” 。这次改革不是搞简单的撤减、合并,而是转变职能,按政企分开的原则,把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转移出去,把直接管钱、管物的职能放下去,把决策、咨询、调节、监督和信息等职能加强起来,使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为主逐步转到间接管理为主。从机构改革的效果来看,1993 年、19
21、98 年和 2003 年三次机构改革,是比较成功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改革目标。1993 年机构改革是在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条件下进行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是这次改革成功的关键。按照这样的目标去改革,就不再是机构的撤撤并并,人员的加加减减,而是一种体制的重构。1998 年的机构改革仍然坚持了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定位,但这次的侧重点是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为具体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
22、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2003 年明确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配套,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政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明确了政府职能定位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四项主要职能。这三次改革构成了一个逐步递进、深化配套的渐进模式,尽管还没有自觉地形成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改革的理论上准备也嫌不足,有些方面的条件仍不具备,但就总体思路和目标设计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开放要求的。(2)机构改革的难点是理顺公共权力关系政府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完整的、开放的体系,其外部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力面存在着错综
23、复杂的关系,其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如果说,转变职能主要是改革调整行政管理体制与外部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话,那么,理顺关系则主要是改革调整行政管理体制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 1993 年以后的机构改革都强调了理顺关系、协调运转的重要性,明确地把理顺关系和转变职能、精兵简政等一起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3)机构改革的永恒主题是推动政府创新政府创新就是探索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新方法、新模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任务的挑战。政府创新在内涵上主要体现为理论层面上的政府创新、体制层面上的政府创新和技术层面的政府创新。历次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政府创新,对建立新型的公共行政体制发挥了重要
24、的作用:在理论创新上,从不断深化认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提出了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新理念;在体制创新上,它体现为结构和功能上政府创新的主要内容;在技术创新上,提出了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4)概括起来,我国五次机构改革的实践,积累了五条宝贵的经验: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行政改革的关键;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行政改革的重要任务;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定不移地迈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进改革;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
25、结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步实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经过 30 多年的探索和努力,一个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型的公共行政体制正在形成。【知识模块】 政府改革与治理4 【正确答案】 (1)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经济人的假定为分析武器,探讨在政治领域中经济人行为是怎样决定和支配集体行为,特别是对政府行为的集体选择所起到的制约作用。经济人假定是指作为一个人,无论他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使个人的满足程度极大化为最基本的动机,亦即假定人都具有经济人特点。基于这
26、一假定,布坎南认为,通过类似的行为假设,能够对集体选择的结构特征进行一些基本的预测。他指出:国家(政府) 不是神的造物,它并没有无所不在和正确无误的天赋。因为国家(政府)仍是一种人类的组织,在这里做决定的人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差别,既不更好,也不更坏,这些人一样会犯错误。为此,必须从一方面是利己主义和狭隘个人利益所驱使的经济人,另一方面是超凡人圣的国家这一逻辑虚构中摆脱出来,将调查市场经济的缺陷和过失的方法应用于国家和公共经济的一切部门。这样便使所有的分析有了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经济人” 假设当人们必须在若干取舍面前进行选择时,他们将更愿意选择那种能为自己带来较多好处的方法。(2)公共选择理论的基
27、本观点政府的失败及其根源公共选择理论对西方所谓民主社会的政治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它的中心命题和全部的理论意义可以归结为一点,即政府的失败。政府的失败,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活动并不总是像应该的那样有效,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保证人,其作用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并使各经济人员所做决定的社会效应比政府干预以前更高,否则,政府的存在就无任何经济意义。但政府决策往往不符合这一目标,有些政府的作用恰恰相反,它们削弱而不是改善了社会福利。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是指所执行的政策不是最好的政策,换言之,这种政策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导致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a缺乏竞争机制。由于约束政治家个人活动的限制
28、体制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各部门之间也不存在竞争,因此,政府官员拥有的自由比私人企业经理要大得多,而过多的自由又使他们没有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可见,从纵向(逐级任命)和横向(部门之间) 来看都缺乏竞争压力。b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从客观上看,由于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而且即使计算成本,也很难做到精确,这样就有形或无形地促使政府部门对公共物品的供给超出社会财富最优分配时所需要的数量,进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c政府机构自我膨胀。它包括政府部门组成人员的增加和政府部门支出水平的增长。政府官员也是个人利益最大化者,他们总是希望不断扩大机构规模,增加其层次,扩大其权力,以相应地提高其机构的
29、级别和个人待遇,同时也使他们去制定更多的规章制度,增加自己的俸禄和享受。d监督信息不完备。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监督的作用会由于信息的不完备而失去效力。监督机构为了执行监督职能,必须对被监督部门的运行情况了如指掌,但是向它们提供运行情况信息的正是被监督部门,由于前面所提到的垄断性,监督者可能为被监督者所操纵,从而使被监督者能够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得以实施。e政府的寻租行为。寻租是指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其本质在于获得更大的利润。由于政府的各项经济决策往往以某种公共利益需要为解释而为某些利益集团服务,特殊的利益集团为谋求政府保护,逃避市场竞争,实现高额
30、垄断利润,往往进行各种“寻租活动” ,于是便会产生政府的寻租行为。补救“政府失败”的政策建议a创立一种新政治技术,提高社会民主程度。改革政治结构,创立一种新的政治技术,重建基本宪法规则,并通过新的宪法规则来约束政府的权力。约束政府权力,只能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公共选择的程序和规则来规范政府权力的形成。b在公共部门恢复自由竞争,改善官僚体制的运转效率。具体来说包括:在行政管理体制内部重新建立竞争结构;在最高行政级别恢复发挥个人积极性的激励制度。c改革赋税制度,约束政府权力。通过公民寻求施加于政府的某种制度性约束,把政府的征税数量限制在某个既定的水平上,以税基和税率结构为特征的税赋制度的公共
31、选择先决地提供了对政府无限权力的宪法约束的可能性。【知识模块】 政府作用5 【正确答案】 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问题的性质、政策对象行为的多样性、政策对象人数及其行为需要调适量,都直接影响到政策的有效执行。分析这一问题有助于政策执行人员根据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到有的放矢。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首先和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密切相关。越复杂的问题,执行的难度越大。政策执行中所触动的权力关系越多,涉及的机构和人员越多,政策目标越宏大,要调整的利益关系幅度越大,规范的技术操作等级越高,政策执行的难度也越大。政策所要规范的目标团体的行为的种类越多
32、,就越难以制定清楚明确的规则,用以约束政策对象的行为。政策问题所涉及的目标团体人数的多少,也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效果。一般来说,政策涉及的人数越少、越明确,政策执行就越容易、越有效;反之,政策执行就越困难、越无效。政策问题需要目标团体行为调适量的大小,也影响到政策执行的效果。为了实现政策目标,目标团体行为所须调适量越小越好,这样不至于造成人员的抵制,有利于政策的有效执行。(2)政策本身的因素在公共管理领域,许多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执行中困难重重,在很大程度上与政策本身的缺陷有关。因此,分析政策本身是如何影响政策执行的,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使政策得以有效执行。政策的正确性。政策的正确性
33、是政策有效执行的根本前提。政策的正确性,首先要求内容的正确、方向的正确;其次要求政策制定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严密的逻辑关系,科学的规划程序。政策的具体明确性。政策目标的具体明确性是政策执行有效的关键所在,是政策执行者行动的依据,也是对政策执行进行评估和控制的基础。一项政策要能够顺利执行,从操作和技术上来说,必须具体明确,即政策方案和目标具体明确,政策措施和行动步骤明确。政策资源的充足性。无论政策制定得多么具体明确,如果负责执行政策的机构和人员缺乏必要的、充足的用于政策执行的资源,那么,执行的结果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必要的经费和人力是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许多政策对此都有相应的规定。信息是政
34、策执行活动的必要条件。政策方案要保证政策执行者有畅通的信息渠道和足够的信息来源,否则,执行者就无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也无法对政策执行过程实施必要的控制。权威是政策执行的根本保证,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又一项特殊而重要的资源。(3)政策以外的因素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除了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以外,还有目标团体、政策执行人员、执行机构间的沟通与协调等因素。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目标团体是指政策直接作用、影响的对象。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不是政策制定者一厢情愿的事情,也不是政策执行者能够完全决定的事情,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团体的态度。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任何一项政策最终都要靠执行
35、者来实施,执行者对政策的认同、对政策执行行为的投入、创新精神、对工作的负责、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是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所在。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沟通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组织人员进行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是对于政策目标及其相关问题获得统一认识的方法和程序。有效的沟通是政策执行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政策协调是管理组织为了顺利实现政策目标,而谋求自身统一和谐,谋求自身各相关要素匹配调剂、协作分工的一种行为方式。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矛盾是常有的事。因此,协调也是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条件之一。政策环境。任何一项政策的执行都要受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适宜的环境有助于政策的有效进行,不适
36、宜的环境将妨碍政策的顺利实施。影响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及心理环境等方面。【知识模块】 公共政策6 【正确答案】 近年来,随着私营部门绩效评估的深入开展及其优势的凸显,公共部门也开始引入该机制。然而,由于公共部门与私部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公共部门的评估存在着很多困难,从公共部门的特点来看,公共部门评估的难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评估指标制定困难评估指标的制定是否周全、合理、客观和能涵盖该组织的重要绩效,是成功的绩效管理的必备条件。而公共部门由于其目标难以确定,因此,也很难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此外,在制定评估指标的过程中,上下级机关难免会在指标的数量、范围、
37、权重等方面发生争议。许多政府部门推行绩效管理失败,首先在于评估指标体系的不合理。(2)政府部门信息收集和处理困境评估管理的过程有赖于可靠的信息。如果信息错误或不全面,就无法真正反映机关的实际绩效。但公共部门的信息由于量化困难、渠道不畅、政治利益等原因,很难客观有效地反映组织的真实情况,这无疑也给评估工作带来极大困难。(3)绩效管理项目的复杂性公共部门在评估项目目标方面缺乏准确性。许多项目表述过于笼统,反映的公共项目目标含糊,而且,公共项目目标隐含有价值判断和政治因素,很难形成社会全体成员的一致看法;公共项目决策者出于政治原因,也往往故意把目标表述得模糊不清。这些都给考核标准的确立带来困难,难以
38、衡量评估项目实现目标的程度。(4)公共部门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公共部门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利益机制的复杂性,使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利益取向定位和价值取向定位具有更多的争议性和主观性,阻碍着政府部门有效地实施绩效管理。具体而吉,绩效管理包括对公共项目决策、实施以及效果与影响的分析,评估一项公共项目实施的好坏,自然也就涉及对公共项目决策者和管理人员的能力高低的鉴别,这使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感到威胁而抵制评估。而且,政府部门由于利益主体意识,总是试图表明公共项目的积极效果,极力维护和提高其地位和权威,不愿接受来自外部的批评指正,因此,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公共管理工具未能被政府部门有效地利用。(5)公共部门的公共性特
39、征公共部门意味着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在进行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讲求公平和公正,而并不只是像私部门一样单纯地追求经济价值。但是公共部门从私部门引入的评估管理机制,重在追求结果和经济价值而非公共部门所强调的公平,这必然会成为公共部门在进行评估管理时的一大难点。(6)政府的产出难以量化公共部门评估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将所有绩效都以量化方式呈现出来,据此进行绩效衡量。这对私人部门基本上不成问题,因私人部门的服务可以出售,并且可以用货币价值来衡量。但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远比私营部门复杂,因为它要面临如何将公共服务量化的问题。由于公共部门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是一些
40、“非商品性” 的产出,大多数公共服务的品质好坏很难用客观具体数据来衡量,因此,它们进入市场的交易体系不能形成反映其生产机会成本的货币价格,要精确算出投入产出比并不容易,这就带来对其数量进行正确测量的技术上的难度。此外,公共部门缺乏提供同样服务的竞争单位,因此难以取得可比的成本与收益数据。【知识模块】 绩效管理7 【正确答案】 在我国,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制度是指有关政府采购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制度的总称。(1)建立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和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还刚刚起步,
41、探索、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体制转轨中财政预算支出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而政府机构改革亦要求政府转变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呼唤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要求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其中,政府采购制度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政府采购的数量、品种和频率影响着财政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反映一定时期的财政政策,政府采购制度能够通过一定的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熨平经济波动,起到调控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作用;同时,政府采购还是政府体现政策
42、意图,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手段。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支出管理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楔人了市场机理和价值规律,追求支出效益最大化是支出管理的根本目标。同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管理的方式必须符合法制化和规范化要求。政府采购制度以一系列制度的规定,加强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由价值形态向实物形态转变过程的影响。监督和管理有效地制约和规范了政府购买行为,对于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重要意义,是健全和完善我国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壮大民族经济的必然选择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朗
43、。建立和推行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有助于我国从国际市场中获得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有助于利用从现在到正式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时间差锻炼和培训国内企业,逐步适应国际惯例,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国际挑战。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是防腐倡廉,整顿财经秩序的重要配套措施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建立一种反腐倡廉机制,使政府采购行为置身于财政、审计、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等全方位监督的机制当中,在公开、公正、透明的环境中运作,有效抑制了公共采购当中的各种腐败现象,有利于维护政府信誉,维护政府官员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我国政府采购工作试点始于 1995 年,2000 年起在全国铺开。1995 年上海市财
44、政局首先开始进行采购试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政府采购的范围也由单纯的货物类扩展到工程类和服务类,并且每种类别的种类也呈扩张趋势。在法制建设方面,全国人大于 2002 年 6 月 29 日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并于 2003 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政府采购法的实行,有利于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至此我国政府采购的规范体系初步形成。(2)健全和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发展的时间短,配套政策不完善,执行中缺陷很多,程序不严密,行为不规范。有的采购无计划,规模和效
45、率偏低,影响了政府采购制度和功能的发挥;监督约束体系也不健全,监管和操作机构集于一身;采购管理手段单一,管理监督弱化,影响了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政府采购中违规行为屡屡发生。而健全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要从以下几方面深化采购改革:扩大规模,提高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整体效益。把好采购范围、预算编制和工程采购三个关口,其中特别是把好工程采购。因为工程采购是扩大政府采购规模的潜力所在,也是遏制工程腐败的有效途径。规范采购程序,将政府采购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整合采购流程,建立一个规范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制度,力争使政府采购每一环节都在规范、透明的环境下运行。在技术约束方面,要规范运行程序,运用信息技术成果,开
46、发政府采购管理软件,使其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推行集约管理,推动政府采购的规范发展。创建采购平台,完善服务体系,以创新的理念、优质的服务推动制度的完善。健全管理体系,遏制腐败滋生,形成资金投向和项目的“ 问责制”,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多方位的立体监督体系。树立政府采购的绩效理念,即政府采购产出和相应投入之间的对比关系。这种绩效不单注重政府采购本身的效率,还要注重政府采购占 GDP 的比重,政府采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知识模块】 公共经济管理8 【正确答案】 (1)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轨迹我国的民间结社和民间公益活动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之前,里社(居住单位)就有组织地进
47、行春秋两次的祀社(祭祀土地神)活动,民间还有“序齿” 、“乡饮酒”等集体活动,而最早的古代社团兴起于春秋时期。相对于西方的宗教慈善事业,我国刚开始出现的社团形式有:新兴地主阶级为夺权而组织的政治性社团、百家争鸣中各学派文人组建的学术性社团等。此后,政治宗派集团(如东汉朋党)、民间秘密宗教会社(如东汉末年的太平道、五斗米道)等民间社团伴随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败。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我国围绕各个时期的历史主题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社团:清朝末期的反侵略性社团和反封建性社团,如浙东沿海的黑水党、洪秀全的拜上帝会等;随着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出现的共产主义小组、社会主义青年团以及工农群众团体等革
48、命组织;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现的各种工农群众社团、文学社团和社会公益社团,以及与之对抗的反革命社团等。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我国的社团组织数量急剧增加、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志愿者活动的蓬勃兴起无不显示了我国第三部门快速崛起的新景象。至 1989 年,全国性社团增至 16000 个,地方性社团达到 20 多万个。1989 年政治风波后,我国政府对各种民间组织进行了重新登记和清理,民间组织的数量在短期内稍有减少,但不久后即重新回升。(2)我国第三部门迅速崛起的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呼唤第三部门的发展。这主要是从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国家在社会转轨过程
49、中陷入困境的事实中衍生出来的。在设计当前我国面临的人口、贫困、薄弱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中,第三部门的发展空间和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受到了重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经济成果为第三部门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财富不断积累,这为第三部门筹资途径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经济发展的另一结果是社会的需求也走向多元化,这就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政府对第三部门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由原先否定第三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和宣扬“第三部门威胁论” 转化为支持第三部门的发展。自下而上的草根参与意识逐步流行。中国是一个有着很悠久的集权传统的国家,政府一直控制着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包括第三部门的发展。但是,近年来,我国第三部门的兴起出现了一种由民间自发产生并迅猛发展的社团力量。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及参与意识的增强。这些第三部门虽然数量不多,规模也不大,但其影响却很大,甚至是在全国有很高的声誉。(3)我国第三部门发挥的作用分担政府责任,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我国的第三部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