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模拟试卷 80 及答案与解析一、问题求解1 已知 x+ =3,则 x4+ 的值为( )(A)20(B) 33(C) 38(D)47(E)492 已知 的值为( )(A)1(B)(C)(D)(E)3 在数列a n中,a 11,a 22,S n 为前 n 项的和,S nS n1 2(n3),则 S7( )(A)8(B) 10(C) 12(D)14(E)164 设 x0,y0,且 1,则 xy( )(A)有最大值 64(B)有最大值 8(C)有最小值 64(D)有最小值(E)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5 如图 42 所示,在梯形 ABCD 中,已知 ABCD,点 E 为 B
2、C 的中点,设DEA的面积为 S1,梯形 ABCD 的面积为 S2,则 S1 与 S2 的关系是( ) (A)(B)(C) S1=S2(D)S 1=2S2(E)A 、B、C、D 都不正确6 设a n为等差数列,且 a3+a7+a11+a15=200,则 S17 的值为( )(A)580(B) 240(C) 850(D)200(E)以上都不正确7 设 A、B 是两个随机事件,0P(A)1,P(B)0,P(B|A)+ =1,则一定有( )(A)P(A|B)=P( |B)(B) P(A|B)P( |B)(C) P(AB)=P(A)P(B)(D)P(AB)P(A)P(B)(E)A 、B、C、D 都不正
3、确8 进行一系列独立的试验,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 p,则在成功 2 次之前已经失败3 次的概率为( ) (A)4p 2(1p) 2(B) 4p(1p) 3(C) 10p2(1p) 3(D)p 2(1p) 3(E)(1p) 39 从集合0 , 1,3,5,7中先任取一个数记为 a,放回集合后再任取一个数记为b,若 axby 0 能表示一条直线,则该直线的斜率等于1 的概率是( )(A)(B)(C)(D)(E)10 从 12 个化学实验小组(每小组 4 人)中选 5 人,进行 5 种不同的化学实验,且每小组至多选 1 人,则不同的安排方法有( )种 11 3x22x 212xy18y 20,则 2
4、y3x( )(A)(B)(C) 0(D)(E)12 若 M=3x2-8xy+9y2-4x+6y+13(x,y R),则 M 的值域为( )(A)非负数集合(B)正数集合(C)负数集合(D)0(E)整数集合13 根据以往的经验,每封反映违法乱纪问题的举报信,所举报的问题属实的概率为 06,则对某一所举报的问题要有至少 95的把握确定所举报问题属实,至少需要有对同一问题的举报信( )(lg20301)(A)4 封(B) 5 封(C) 6 封(D)7 封(E)8 封14 一列火车完全通过一个长为 1600 米的隧道用了 25 秒,通过一根电线杆用了 5秒,则该列火车的长度为( )(A)500 米(B
5、) 400 米(C) 350 米(D)300 米(E)200 米15 仓库中有甲、乙两种产品若干件,其中甲占总库存量的 45,若再存入 160 件乙产品后,甲产品占新库存量的 25,那么甲产品原有件数为( )(A)115(B) 110(C) 100(D)90(E)以上结论均不正确二、条件充分性判断16 在等差数列a n中,前 n 项和为 Sn,则数列a n的前 18 项和 T18=60。 (1)a10,a 10a110,S 10=36,S 18=12; (2)a 10,a 9a100,S 9=35,S 18=10。(A)条件(1)充分,但条件 (2)不充分。(B)条件 (2)充分,但条件(1)
6、不充分。(C)条件 (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 和条件 (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 (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 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17 直线 l1 与直线 l2:3x+4y=5 之间的距离是 1 (1)直线 l1 的方程为 3x+4y=10 (2)直线 l1 的方程为 3x 一 4y=0(A)条件(1)充分,但条件 (2)不充分(B)条件 (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 (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 和条件 (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 (2)也充分(E)条件(1
7、)和条件(2) 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18 数列a n的前 10 项和 S10 可求。 (1) 等差数列a n中,a 2+a8=48; (2)等比数列an中,a 5+a6=a7-a5=48。(A)条件(1)充分,但条件 (2)不充分。(B)条件 (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 (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 和条件 (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 (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 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19 已知方程 x2+y2-2(m+3)x+2(1-4m2)y+16m4+9=0
8、 表示一个圆。 (1) ; (2)ml。(A)条件(1)充分,但条件 (2)不充分。(B)条件 (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 (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 和条件 (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 (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 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20 (1)0c ab (2)0abc(A)条件(1)充分,但条件 (2)不充分(B)条件 (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 (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 和条件 (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 (2)也充分(E)条件(1
9、)和条件(2) 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21 (1)a0,b0 (2)a 0,b0(A)条件(1)充分,但条件 (2)不充分(B)条件 (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 (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 和条件 (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 (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 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22 a,b,c 的算术平均值是 ,而几何平均值是 4 (1)a,b,c 是满足abc1 的三个整数, b=4 (2)a,b,c 是满足 abc1 的三个整数,b=2(A)条件(1)充分,但条件 (2
10、)不充分(B)条件 (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 (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 和条件 (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 (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 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23 公司有员工 50 人,知识考核平均成绩为 81 分,按成绩将员工分为优秀与非优秀两类,则可计算出非优秀员工人数(1)优秀员工平均成绩为 95 分(2)非优秀员工平均成绩为 70 分(A)条件(1)充分,但条件 (2)不充分(B)条件 (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 (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 和条件 (2)联
11、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 (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 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24 已知 a0 ,集合 M=x0ax+l3 ,N=x -1x4),则 。 (1)0 a l ; (2)al。(A)条件(1)充分,但条件 (2)不充分。(B)条件 (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 (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 和条件 (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 (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 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25 甲、乙两组射手打靶,两组射手的平均成绩是 150 环
12、。(1)甲组的人数比乙组人数多 20。(2)乙组的平均成绩是 1716 环,比甲组的平均成绩高 30。(A)条件(1)充分,但条件 (2)不充分(B)条件 (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 (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 和条件 (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 (2)也充分(E)条件(1)和(2) 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论证有效性分析26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2010 年 9 月 10 日,宜黄县政府为新客运站建设进行例行的强拆带动工作,在工作进
13、程中措施失慎,致使 3 名被拆迁当事人烧伤。一项普通的政府强拆工作,因为被拆迁当事人失慎烧伤,而成为全国关注的公共事件,口诛笔伐不断。然而,强拆并非地方政府所愿,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 。强拆,是政府无奈的选择。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和繁荣的不竭动力是新的思想和观念。故发展城市建设势在必行。在城市建设和拆迁的过程中。各种纠纷不断。其原因是一些高涨的地价和房价吊足了胃口的农民。做梦都想依靠政府征地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如果迁就这些被拆迁户的利益诉求,大幅度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政府肯定吃不消。宜黄县的拆迁补偿标准应当说还不算低,尤其是近年的补偿标准提高了不少。怎无奈。如今社会物欲横流。谁的心会
14、满足呢。正如古人云“人心不足蛇吞象 ”啊!在这种情况下,要政府与被拆迁户就补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可以说难于上青天,于是被征地户、被拆迁户越级上访告状便成为常态。而地方政府为实施地方发展战略,强拆更在所难免。否则。一切发展免谈。当大家都在对强拆政策口诛笔伐的时候,似乎大家都罔顾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强拆政策的受益者。君不见,当您安住在宽敞舒适房子里、当您行走在宽阔明亮的大街上,当记者住在高级宾馆挥笔写就痛斥强拆政策文章的时候。您是否想过。您脚下的土地可能就是政府用强拆手段征来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强拆就没有我国的城市化,没有城市化就没有一个个“崭新的中国” ,是不是因
15、此可以说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论说文27 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 700 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出错生活中,自己会出错,别人会出错,社会也会出错。你对出错是什么态度呢?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还是 “谨小慎微绝不出错”?或者是“将错就错,坏事反变好事”?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模拟试卷 80 答案与解析一、问题求解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解法一:设 y= ,则 x+y=3,xy=1 所以 x4+ =x4+y4=(x2+y2)4-2x2y2 =(x+y)2-2xy2-2(xy)2=(32-21)2-212 =49-2=47 解法二:故正确答案为 D2 【正确答案】 D【试
16、题解析】 已知 x2-3x-1=0,则 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因为 SnS n1 a n2 (n3),所以 SnS n1 a na n2 (n3) 于是,a3a 11,a 4a 22,a 5a 31,a 6a 42,a 7a 51,即此数列为1,2,1,2,易得 S710,故本题应选 B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题设条件,有 即1,由此可得 8,xy64,故当 ,即 y4x 时,xy 有最小值 64,这时,x4,y16故本题应选 C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如图 45 所示,由 E 点为 BC 的中点,故可延长 DE 与 AB 的延长线相交于 F 点,将梯形的面积
17、转化成三角形 ADF 的面积 故正确答案为 A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3+a15=a1+a17=a7+a11,所以 a1+a17=100S 17= =850所以选 C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P(AB)一 P(A)P(AB)=P(A)P(B)一 P(A)P(B),P(AB)=P(A)P(B) 故正确答案为 C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题意,共进行了 5 次独立试验,且前 4 次试验中有一次成功,三次失败,而第五次试验为第二次成功。记 A前 4 次试验恰有一次成功,B第五次试验成功 ,则 P(AB)P(A).P(B) C 41P(1 P)3.P4P 2(1P) 3
18、 故本题应选A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设事件 A该直线斜率为1,根据题意, a,b 不能同时为零,所以基本事件总数为 521而事件 A 中有 4 个基本事件,所以 PA。故本题应选 D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先选 5 人,这是一个两步问题:选 5 人的过程分两步: 先确定要选取人的化学实验小组,有 种选法; 再从选取的小组中每组选取 1 人共有 选法可得选取人员的方法为: 种 (2)把选取的 5 人安排到 5 个不同的实验中去,有 种方法,所以,总的不同方法是: 种,故正确答案为 B。11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由题设条件,有3x22(x3y) 20 所以,
19、3x20,x3y0,得 x ,y ,所以 2y3x ,故本题应选E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M=3x 2-8xy+9y2-4x+6y+13=(x24x+4)+(y2+6y+9)+2(x24xy+4y2)=(x一 2)2+(y+3)2+2(x-2y)20,故选 A。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设至少需 n 封举报信,则由题意,有 1(106) n095,即04 n005,两边取对数,得 mlg04lg005,所以 n ,lg0 051g1001lg21301lg04 2lg210398 于是, 4故本题应选 A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列车通过一根电线杆用了 5 秒,
20、说明列车用 5 秒走了该列车车长的距离,而列车完全通过隧道,即列车走完 1600 米的隧道加自己的车长共用了 25 秒,即列车走完 1600 米用了 25520 秒,这样列车 5 秒可走 1600/4400 米,即列车的长度为 400 米,故本题应选 B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设甲产品原有 x 件,则( 1601025x 得 x90( 件),故本题应选 D二、条件充分性判断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数列前十项为正,十一项及以后为负,S18-S10=-24,T18=S10+S 18-S10=60,故充分。(2) 解法同(1)也是充分的。17 【正
21、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条件(1)下,直线 l1 和 l2 平行,由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得 l1 和l2 的距离为 即条件(1)充分 条件(2)中的直线 l1 与 l2 不平行,没有距离可言,即条件(2)不充分 故正确答案为 A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已知 a2+a5=48,求不 S10,故(1)不充分;等比数列a n中,a 5+a6=a7 一 a5=48,可设公比为 q,则可求得q=2,a 1=l,可得 ,故(2) 充分。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原方程可整理为(xm 一 3)2+(y+l 一 4m2)2=一 7m2+6m+1,其表示一个
22、圆,等价于一 7m2+6m+10,即 。由此可知,(1)、(2)单独都不充分,联合起来充分。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先看条件(1),c ab 所以条件(1)充分 而根据条件(2), abc ,以上推导不充分 故应选 A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先看条件(1),因 b0, 无意义,所以条件 (1)不充分 再看条件(2),a0,则 =-a,又 b0,故 所以条件(2)充分 故应选 B22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由条件(1),a,b,c 是满足 ab c1 的三个整数,b=4,可取b=4,a=10,c=2,此时 a,b,c 的算术平均值为 故条件(1)不充分 由条件(2
23、),a,b ,c 是满足 abc 1 的三个整数,b=2,而满足 2c1 的整数 c 不存在,故条件 (2)也不充分 故应选 E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设非优秀员工有 x 人,则优秀员工有(50 一 x)人条件(1)和条件 (2)单独使用,都不能构造方程解得 z,即条件(1)和(2)单独都不成立若两条件联合起来,因为员工平均成绩为 81 分,则得到方程:95(50x)+70x=8150即 1450=25x解得 x=28(人)故条件(1)和 (2)联合起来是充分的故选 C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已知可得 解得 a1,可知,条件(1)不充分,条件(2)充分。25 【正确答
24、案】 C【试题解析】 显然要联合分析,设平均成绩为 x 环,可得平均成绩根据交叉法: 选 C论证有效性分析26 【正确答案】 一个难以令人伯服的论证题干论证从分析宜黄县政府强拆事件出发,指出地方政府为实施地方发展战略、公益事业,强拆在所难免,并进而得出没有强拆就没有我国的城市化,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该论证逻辑混乱,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偏差,难以令人信服。该论证存在的第一个偏差是概念混淆。题干中指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和繁荣的不竭动力是新的思想和观念,故发展城市建设势在必行。”这一表述存是混淆了“ 新的思想和观念 ”与“城市建设”两个概念,前者是意识形态上的概念,即创新理念后者则是实体意义
25、上的概念,即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连概念都没有弄清楚,就由前者推出后者,这种逻辑混乱的推论能有多少可信度。实在令人怀疑。该论证存在的第二偏差是归因片面。论证将出现的强拆纠纷归因于“一些被高涨的地价和房价吊足了胃口的农民,做梦都想依靠政府征地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种无视其他原因的认识,显然十分片面。实际上,这些年各地发生的征地拆迁纠葛,绝大多数都并非因为被拆迁户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政府无法接受庞大的拆迁本钱而致,而恰好是因为对被拆迁户的补偿尺度太低。不能满足被拆迁户的基本柄身要求。甚至不能保障被拆迁户的基本生存而惹起
26、的。该论证的归因显然无法服人。该论证还存在的第三偏差是本末颠倒。该论证说“地方政府为实施地方发展战略,强拆更在所难免,否则,一切发展免谈”,这实在是不知轻重。不可否认,地方有发展经济的客观需要。居民拒绝拆迁势必影响建设规划的实施,但是发展仅仅是手段,终极目标是谋取生活于其中的公民的快乐和幸福。如果为了所谓的“发展” 就可以不尊重、甚至以暴力的手段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和基本人权。这种罔顾民生的“发展”又有何用?这种颠倒本末的论证又有何可取?此外,该论证还存在以偏概全、言过其实等问题。这里就不再分析了。总之,该论证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偏差,逻辑混乱,其论断难以令人信服。无疑,这是个无效的论证。【试题解析
27、】 本文分三大部分,行文思路清晰,屡次分明,首尾完整相呼应,语言流畅,无错别字。引论部分共二段,开篇精要地梳理出了题干论证蛄构,第二段提出质疑,表态明确。本论部分共四段,其一指出概念混淆的问题,其二指出归因片面的问题。其三指出本末颠倒的问题。三个分论点,对其三个逻辑问题展开分析,定性、依据、析因、质疑四步环环相扣。第六段还提出了以偏概全、言过其实等问题,反映出作答者时谈论证存在的逻辑问题认识透彻,论辩能力强。结论部分两段,总结逻辑问题,提出质疑,照应标题,简洁鲜明,文意完整。论说文27 【正确答案】 敢于出错伟大的物理学家玻尔曾说过:“我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怕在学生面前暴露我的愚钝。”敢于出错是一
28、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敢于出错是一种勇于认识自我的气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难免会有错误,但经历了错误的人生并非没有价值。错误人皆有之,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承认。苏格拉底说过:“ 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 ”连自己的错误都不敢面对的人生是可悲的也是可笑的他们榆给了自己。如果你拒绝看到错误的存在,那你只能在错误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不要让人生的错误酿就错误的人生。敢于出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敢于尝试才会有结果,也许过程中饱含着辛酸苦辣,也许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只要真心做过这一切又算得了什么? 著名发明大王爱迪生。一个不怕失败、不怕错误的勇者。数千次的试验没有消磨他要为人类谋光明的决心。
29、一次次,他从失败中找出出错的原因,改进,更新,终于,持久的光芒照亮了世界每个角落。出错至少可以让我们知晓一条错误的路,而这正是岁月和那些无畏心灵的礼物。人生的教训和经验岂是从安逸舒适中获得? 出错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人生的历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就像一个人走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你要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走就得迈出自己的脚,去探出一条路来,但是草原上没有方向标每个方向都可以走你只有敢于尝试,不怕出错不断地改正、尝试才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人本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在漫漫征途中才逐渐磨成一块稀世的美玉,而敢于出错的品质正是那把灵巧的雕刻刀,一点一滴,刻画出那些美丽的形态,人生才会变得缤纷多彩。【试题解析】 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错误。“人们若要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人生路上,没有坦途。生活中的一些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是探索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当然,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而是说不要因为惧怕错误而畏首畏尾、缩手缩脚。 活着是美丽的,工作着是美丽的,必要时犯错误亦不失为一种美丽。正如一辈子不离开地面,自然避开溺水的危险;但只有经历呛水和疲惫,才能领略写类生活的风采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