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847721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东汉初年,迁移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的是( )(A)鲜卑(B)南匈奴(C)北匈奴(D)羯2 在我国古代的发明中,下列哪一项可以排涝?( )(A)水排(B)翻车(C)筒车(D)耧车3 秦朝修建的工程中,沟通了中原与岭南经济文化交流的是( )(A)郑国渠(B)邗沟(C)灵渠(D)芍陂4 下列对西汉察举制度的评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是比较严密的监察制度(C)能够自下而上地选拔人才(D)是西汉

2、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5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奉常掌宗庙礼仪(B)郎中令掌宫门屯卫(C)廷卫 掌宫殿警卫(D)少府掌修治宫室6 秦始皇时期派出经略西南夷的将领是( )(A)常頞(B)庄蹻(C)蒙毅(D)蒙恬7 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哪一点与商鞅变法的内容不一致?( )(A)严明法制(B)废除分封(C)焚书坑儒(D)车同轨,书同文8 西汉前期诸侯国所拥有的权力中不包括( )(A)军权(B)官员任免权(C)立法权(D)财政权9 西汉前期实行的各种政策中,对武帝时期出击匈奴有直接影响的是( )(A)重农抑商(B)轻徭薄赋(C)马复令(D)惠商政策10 下列哪一项最符合附益法的主要

3、内容?( )(A)削弱诸侯国,将其分割(B)严密对诸侯国的监察制度(C)严禁诸侯王组建军队(D)限制诸侯王活动,不许招纳宾客11 汉武帝时期对民族关系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其中不包括( )(A)派遣张骞出使西域(B)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C)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D)赐“汉委奴国王 ”印1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秦汉时期中外交流的是( )(A)丝绸传人欧洲(B)中国与欧洲一些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C)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华(D)甘英出使大秦13 汉代积极地经营西域地区,在河西走廊设有四郡,其中不包括( )(A)敦煌(B)天水(C)张掖(D)武威14 东汉时期,一再削弱地方的军权,强化中央控制下

4、的军队,在下列中央控制的军队中,主要负责保卫京师的是( )(A)北军(B)南军(C)雍营(D)黎阳营15 汉武帝时期颁行了太初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太初历进步性的一项是( )(A)制定了一百三十五个月的日食周期表(B)收录了二十四节气(C)将闰月放在九月之后(D)以正月为岁首16 公元元年前后,我国的经济中心在下列哪个地区?( )(A)关中地区(B)关东地区(C)江南地区(D)长安地区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7 约法三章18 睡虎地秦简19 桑弘羊20 合市21 郡县制22 同姓王23 西域都护24 巫蛊之祸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5、 120 分。25 简述郡县制在秦及两汉的发展沿革。26 “文景之治 ”是怎样实现的 ?27 东汉光武帝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学基础(秦汉)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东汉初年,由于匈奴势力内部的分化,匈奴日逐王被拥立为南单于,并袭用了其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他率领其部族向东汉王朝请求内附,并得到了东汉政府的允许,从此以后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知识模块】 秦汉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秦汉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灵渠的开拓,沟通

6、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其意义在于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对秦朝的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考生需要注意灵渠修建的背景及其意义。【知识模块】 秦汉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察举制度是一种选官制度,是指令中央官吏和地方官吏从下属官吏、民间地主和部分自耕农中选拔从政人员。西汉时代确立了察举制度的正统地位,是选拔官员从世袭制向科举制度转变的中间阶段。【知识模块】 秦汉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三公九卿制”中的“九卿”各有执掌,其中郎中令执掌的是宫殿警卫,而延卫执掌刑法;少府执掌的是山海池泽之税和皇帝的生活供应,考生应注意对“九卿”的执掌有所了解,可能在细节题中出现。【知识模

7、块】 秦汉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秦灭六国之后,派将军常頞征调巴蜀士卒,经略西南夷,并开凿了五尺宽的道路,对中原和西南夷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庄蹯是楚国人,在云南地区建立了“滇国”。【知识模块】 秦汉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除了“车同轨,书同文”之外,其他三项都是商鞅变法中涉及的内容,因为当时没有实现全国的统一。考生需要能将商鞅变法同秦始皇的集权政策相比较来记忆,并掌握其中的演变过程。【知识模块】 秦汉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西汉前期诸侯王的权力极大,在封国内相当于国君,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官员都可以自行任免,还有一定的军权,诸侯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国

8、内征税,拥有财政权,但是他们要奉行中央的制度和法令。考生应注意对西汉郡国并行的掌握。【知识模块】 秦汉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复令是由晁错提出的,一般人家养一匹马,可以免去三个人的徭役。这是一项鼓励人们养马的政策,主要是为了加强武备,准备打击匈奴。【知识模块】 秦汉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之后,又发生了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招结宾客,阴谋叛乱的事件,所以汉武帝制定了附益法,主要是禁止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其活动,不得参与政事。【知识模块】 秦汉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使者来汉朝贺,光武帝赐使者金印紫绶。倭奴国王视金

9、印为权力象征。本选项属于对外关系,不属于民族政策。【知识模块】 秦汉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秦汉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公元前 104 年,西汉政府设置酒泉郡与张掖郡,前 101 年设武威郡,前 88 年设敦煌郡。考生对此应有大致了解,可能在选择或名词解释中出现。【知识模块】 秦汉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东汉的中央军队共有四支,在中央的有北军和南军,其中北军负责保卫京师,南军负责保卫宫廷。在地方上有雍营和黎阳营,其中雍营负责守卫三辅,而黎阳营负责拱卫黄河以北。考生需对此有大致的了解,可能在细节题中出现。【知识模块】 秦汉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西

10、汉武帝时期,从秦朝沿用的颛顼历已经不适用,汉武帝令司马迁和邓平、落下闳等人修订新历,即太初历。选项中将闰月放在九月之后是与颛顼历中将十月作为首月相适应的做法。考生应注意对汉代科技的代表人物和杰出成就有所掌握。【知识模块】 秦汉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了西汉末年,广大的关东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可以起到牵制全国经济的作用,正是基于这种原因,王莽的“分州定域”政策已经体现出偏重关东地区的倾向,而东汉建立以后,也将首都设在了洛阳。【知识模块】 秦汉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7 【正确答案】 公元前 206 年,刘邦进成阳后

11、,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知识模块】 秦汉18 【正确答案】 睡虎地秦简,又称睡虎地秦墓竹简,是指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墓中发现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记录了很多秦朝时的法律制度,对研究秦朝法制具有极大价值。此外,睡虎地秦简对研究秦代管理少数民族官吏的职责规定、秦代兵制和秦代诉讼制度都具有很大的价值。【试题解析】 秦简的出土对研究秦代

12、历史具有很大价值,尤其是对秦代法律制度多有记载的睡虎地秦简,考生同样需要对其有大致的了解。【知识模块】 秦汉19 【正确答案】 西汉政治家。汉武帝时官至治粟都尉,领大司农。参与制订、推行盐、铁、酒官营专卖政策,设均输、平准官平抑物价,打击富商大贾势力,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他反对“和亲” ,主张抗击匈奴。公元前 110 年,桑弘羊开始代理大农令,后来又正式升任大司农,主持全国的财政工作达 22 年之久。昭帝年幼即位,他任御史大夫,与霍光等共辅朝政。后因与霍光争权,被杀。【试题解析】 桑弘羊是汉武帝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尤其在制定经济政策方面,对汉武帝的影响巨大,考生需要注意他提出的有关盐铁经营的政策

13、,以及这种政策对汉代政治的影响,有可能在名词解释或简答题中出现。【知识模块】 秦汉20 【正确答案】 民族间由官方组织的定期的商业交换关系,叫做“合市” 或“互市”。合市在西汉已出现。东汉时期,汉和匈奴之间,定期“合市” 。每次合市,汉商以大量的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业品,交换匈奴的数以万计的牛马。汉和羌、鸟桓、鲜卑以及西南各族之间,也定期合市。合市这一交换形式在促进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汉族的小商贩还载负货物,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以商品换取民族地区的土特产,进行民族间的物资交流。【试题解析】 合市是汉代同周边少数民族进行商业贸易交流的产物,促进了汉族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文

14、化和经贸的发展,此外这种交流还扩大到同周边国家和西方国家间的交流,所以需要考生对此进行重点记忆,尤其是在经济史和交通史方面。【知识模块】 秦汉21 【正确答案】 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汉继秦制,比秦更为严整。县之下置有乡、亭、里。里是民户聚集之处,犹如后世之村落。秦称郡之长官为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西汉时郡的军事平时主要由郡尉主管。县之长官为令、长。郡县制确立后,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汉的郡县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为后来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试题解析】 郡

15、县制在秦汉达到了鼎盛时期,是地方行政体制的框架,考生对此题应重点掌握,包括郡县行政体制的主体和辅助机构,专门设立的监察机构,此题可能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知识模块】 秦汉22 【正确答案】 西汉建立初期,一些在楚汉战争中有重大战功的将领,被分封为诸侯王,他们都拥兵自重于一方,西汉建立时的疆域,实际上有一半是掌握在异姓的诸侯王手中,这种状况给中央的集权统治带来了威胁,所以在政权稳固后,刘邦开始着手翦灭这些异姓诸侯王。同时刘邦认为秦朝的统治败亡原因之一是因为缺乏同姓的诸侯王拱卫中央的统治,所以在翦灭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刘邦开始分封同姓诸侯王,共计九个诸侯王。非同姓不王的政策虽源起于西汉,但之后的封建

16、王朝都遵守了这一条政策。【试题解析】 西汉初年翦灭异姓诸侯王,分封同乡诸侯王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考生不但要注意它的产生原因和其后的影响,同时要与西汉“七国之乱”、削藩和推恩令等诸侯国演变的过程放在一起来考查。【知识模块】 秦汉23 【正确答案】 汉朝设立的西域最高行政军事长官。西域都护官秩二千石,相当内地郡守,其下设副校尉、丞、司马等属吏。西域都护的设置,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同时,因其在当地实行屯田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王莽时期撤除,东汉或设或撤,安帝永初元年撤除。【试题解析】 汉朝与西域的关系是汉朝历史中的

17、重要考点,在我国的边疆民族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方面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机构等,都有可能在名词解释和选择题中出现,西域都护就是其中之一。【知识模块】 秦汉24 【正确答案】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发生的一场宫廷政变。传统迷信认为“巫蛊”之术可以害人。汉武帝晚年多病,疑其为左右人巫蛊所致。征和元年,丞相公孙贺用巫术诅咒、在驰道埋木偶人的事件被人告发,公孙贺父子后来死于狱中。次年,江充诬告太子宫中埋有木人,太子捕杀江充,武帝发兵追捕,太子也发兵抗拒。激战五日后,太子兵败出逃泉鸩,皇后卫子夫随即自杀,后官吏欲捕太子,太子自尽,两皇孙亦死。这段历史被称为“巫蛊之祸” 。【知识模块】 秦

18、汉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5 【正确答案】 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主要盛行于秦汉时期。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具有边防重镇的作用。春秋后期,县制开始逐渐推行于内地。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并转变为作为地方政权而实行官僚制度的县制。郡的设置要比县晚。秦国最早设郡,而后,晋、赵、吴相继设置了郡。这一时期的郡地位比县低,但县与郡之间并无相统属的关系。到了战国时期,曾出现过一些有名的郡,而且随着边防设郡之地逐渐繁盛,内地的县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就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至战国

19、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汉继秦制,比秦更为严整。汉时不断增立新郡,东汉顺帝时全国共有 105 郡国。国指诸侯王国,汉武帝以后,国的地位相当于郡。县之下置有乡、亭、里。秦称郡之长官为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西汉时郡的军事平时主要由郡尉主管。由于郡守要兼领武事,郡之长官,除太守外,秦置监、尉,西汉置尉而不置监,景帝时改尉为都尉。都尉和太守的治所可分设于两地。都尉也设府置官属,在郡中和太守并重,有时可代太守行事。县之长官为令、长。令、长之下设丞一名。又设尉,专管武事。汉代的太守、令、丞、尉皆由中央任免。郡县制确立后,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汉之制,

20、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和考课相辅而行的是监察制。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也各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由于自上而下的层层督课,使得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保证了政令的划一性。秦汉的郡县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为后来 2000 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东汉末年,原监察区性质的州转变为郡以上的行政区,地方行政制度始成州、郡、县三级。隋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至元,郡名完全废弃。【知识模块】 秦汉26 【正确答案】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

21、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役,与民休息” 的措施。(1)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同时还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曾两次“ 除田租税之半 ”,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此以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定制。文帝时期,算赋也由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又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这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景帝时期,又把秦时十七岁傅籍给公家徭役的制度改为二十岁始傅,而着于汉律的傅籍年龄则为二

22、十三岁。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 ,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同时改革了自汉高祖以来“ 重农抑商 ”的政策,规定商人可以用粮食向国家买爵位或者赎罪,这样既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又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2)汉文帝对秦代以来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秦代多数罪人,即被判处为隶臣妾以及比隶臣妾更重的罪人,都没有刑期,终生服劳役。文帝诏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据犯罪情节轻重,规定服刑期限;罪人服刑期满,免为庶人。秦代法律规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连坐,重的处死,轻的没入为官奴婢,被文帝明令废止。秦代有黥、劓、刖、宫

23、四种肉刑。汉文帝下诏废除黥、劓、刖,改用笞刑代替,景帝又减轻了笞刑。(3)文景两代与周边民族尽力维持相安的关系。文帝时期,为赵佗修葺祖坟,尊宠赵氏昆弟,并派陆贾再度出使南越,赐书赵佗,于是赵佗归附汉王朝。又与匈奴定和亲之约,此后匈奴虽背约屡犯边境,但文帝只是诏令边郡严加备守,并不兴兵出击。(4)皇帝个人的励精图治。文帝废止诽谤妖言之罪,使臣下能大胆地提出不同的意见。文帝十三年下诏废除将天灾归罪于百官,并且声明,百官的错误和罪过,皇帝要负责。次年,他又禁止祠官为他祝福。文帝自奉也相当节俭,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他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为文帝提倡俭约,所以当时国

24、家的财政开支有所节制和缩减,贵族官僚也不敢滥事搜刮、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知识模块】 秦汉27 【正确答案】 (1)集权于尚书台。光武帝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除去其军政大权。光武帝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2)简化机构,裁减冗员。下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同时,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也取消了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而来的职业军队担任。(3)提倡儒学,表彰气节。光武帝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刘秀尊崇儒学,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他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乃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 ,企图养成重名节的社会风气,为巩固东汉封建统治服务。【知识模块】 秦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